时代周报|苹果产业链公司求变:得订单者未必得天下( 三 )


更难以忽视的问题是 , 拥有强大议价能力的苹果将利润留在自家后院 , 供应商和代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 , “苹果吃肉 , 代工厂喝汤”的说法一直盛行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查阅苹果供应链主要的18家上市公司年报发现 , 2013年以来 , 几乎所有企业的净利率都呈下降趋势 , 截至2019年 , 净利率普遍在2%―5%之间 。
9月7日 , 供应链管理专家刘宝红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过去内地苹果供应链企业普遍缺乏技术积累 , 价值量较低 , 因此很容易被新的供应商以更低的成本价格优势抢走订单 。 反观有些供应商企业 , 连续4年净利润率保持在40%以上 。
【时代周报|苹果产业链公司求变:得订单者未必得天下】李正认为 , 苹果可能更倾向于把低附加值的供应链环节转移 , 这也使得中小供应商受到的影响会更大 。
2019年 , 华彩印刷、上海实业控股(00363.HK)、恒铭达(002947.SZ)等多家国内企业被移除苹果供应商名单 。
“苹果对供应商技术迭代能力和生产工艺要求非常高 , 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被淘汰 。 强者恒强 , 只有力争上游、坐稳头部才能生存下来 。 ”上述高管表示 。
未雨绸缪
即便是上述几家与苹果具有深度绑定关系的公司 , 也在努力做长远布局 , 增加未来竞争博弈的筹码 。
近年 , 中国苹果供应链企业在资本上的动作明显增多 。 一方面是加速在海外增资扩厂,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投资并购进行上下游垂直整合 。
过去两年 , 深天马、欧菲光、领益智造等供应链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印度市场 。 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企业则在越南建立了自己的工厂。
2019年 , 意在国际化战略的领益智造斥资6.8亿元收购苹果充电器供应商赛尔康 。 尽管陷入亏损 , 但赛尔康已经布局的全球制造基地涵盖了巴西、印度和中国 。
领益智造此举被业界认为是“一箭双雕” , 不仅完善了上市公司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 也进一步补强了公司的国际版图和布局 。
今年8月18日 , 蓝思科技宣布以现金99亿元收购可成科技旗下两家子公司—可胜科技(泰州)、可利科技(泰州)各100%的股权 。
可成科技为iPhone金属外壳供应商 , 与蓝思科技刚好为上下游业务关系 。 关于其收购的目的 , 业内人士认为蓝思科技意在苹果的iPhone代工业务 。
近日 , 蓝思科技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通过本次交易 , 将实现纵向整合及全制程的产业升级 , 为公司进一步向下游供应链进行业务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
除了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 从而在苹果核心供应链当中站稳脚跟 , 苹果供应链巨头们还在寻找消费电子以外的新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