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突破「信息茧房」的(18)



首先来说,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只会主动接触或选择相信符合他先前观念的内容,这是人性使然。在传播学里,描述此现象的理论是“选择性接触”假说,即受众习惯于接触与自己原有态度、观点、立场相吻合的信息,而尽量避开与自己观点、价值观念相悖的内容,以求得心理的平衡与和谐。

众多研究支持这一假说,比如学者Garrett在2009年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受试者更倾向于从符合其政治观点的出口选择、接收新闻内容。所以,如果说有什么“茧房”,那也只是人性中趋利避害的元素所编织的茧房。换言之,思维封闭的“锅”应该甩给人类的思维惰性,而不是算法分发。

回想一下在没有个性化算法的时代,假如你买一份杂志或报纸,遇到不感兴趣的内容同样只会草草翻过,并不多看一眼,而算法分发只是为你节省了跳过不感兴趣内容的时间。

另一方面,“信息茧房”的支持者认为,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电视能提供无筛选的新闻信息,即便人们不专门去看,也可以不经意地瞄到、看到一些未曾预料的信息,而算法分发消灭了这种可能性。

此类观点忽略了一点,互联网的低准入门槛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成本,不同类型的内容自由流通,人们能接触到比过往更广泛的信息。从这个角度出发,互联网只会打破信息封闭,降低“信息茧房”出现的概率。

而且这种观点有些过于理想化甚至有些幼稚,因为它把互联网视为仅由算法分发机制支配的信息环境。但实际上,互联网是多种媒介聚合的平台,新闻网页、视频网站、社交媒体、新闻聚合APP等媒介并存,这些渠道采取了不同的信息分发方式,也都会对人们的观点和思维产生影响。

退一步说,假设未来某一天,所有的信息传播渠道都被算法分发机制所垄断,并且它只推送符合人们兴趣的内容,那后果真的会很严重吗?

我们可以大体想象一下,假设一个爱好历史的人,他对历史研究充满兴趣,但如果因为算法分发,他错过了有关NBA的赛事信息或者是某明星的花边新闻,对他个人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损失。

反倒是如果真像“信息茧房”批评者所期待的那样,为这个人推送所有领域的最新动态,似乎并不现实,也很不必要。这不但牺牲了算法聚合信息、匹配分发的效率性,让用户无法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还可能引发后果更为严重的“信息冗余”或“信息爆炸”。
———————————————————————————————————————
这是一个概念横行的时代。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保持克制,一个“概念”是否合理,其标准并不是口口相传的程度,只有动用理性精神去分析、去拆解,才能接近它的真正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