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为什么猛兽不会去伤害刚出生的婴儿?这其中有大道理


老子|《道德经》:为什么猛兽不会去伤害刚出生的婴儿?这其中有大道理
文章插图
老子曰: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赤子”即是刚出生的婴儿,一般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浑身都是红彤彤的,所以古人习惯用赤子来形容婴儿。
老子说真正浑厚的德行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儿一样。
这是什么道理呢?
首先老子所谓的“德”从来不是指儒家那种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观念,而是指天地万物自然而然运行的规律,是“道”在形而下的具体发用。
所以,就人这个个体而言,最为接近先天自然状态的时刻便是刚出生的时候。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一切善恶好坏的观念,不懂得贪婪与争夺,完全无私无欲,这岂不正是“道”的无为之境吗?
所以老子选择用婴儿来喻说真正的德行。
之后老子对这种“赤子之德”进一步阐述,他说: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刚出生的婴儿,毒虫不会咬他,猛兽不会伤害他,猛禽也不会啄他。
就比如很多地方都发现过狼孩,狼虽然是凶猛的野兽,被狼咬死的人也有很多,但狼却不会攻击刚出生的婴儿,甚至它们还会把婴儿带走喂奶哺育。
还有一些阿拉伯国家甚至饲养巨蟒或者豹子来帮着照看孩子。
这些猛兽面对婴儿的时候完全没有凶相,往往会真的如同母亲一般任由孩童在自己身边玩闹,而且如果陌生人靠近的时候,它们会保护孩子。
因为一般刚出生的婴儿,完全处于与天地同一的无为境界,他无私无欲,不会威胁到任何其他生命,也同样不会感到害怕,所以哪怕是这些猛兽也会善待他们。
老子|《道德经》:为什么猛兽不会去伤害刚出生的婴儿?这其中有大道理】可一旦婴儿长大,心念受到后天侵染,哪怕只是到了幼儿时期,便也已经不再是先天的“赤子”状态了。
再有老子说刚出生的孩子“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
虽然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身体骨骼都是软的,但手却是握着拳头,拇指扣在拳中的,而且握得非常紧。
老子|《道德经》:为什么猛兽不会去伤害刚出生的婴儿?这其中有大道理
文章插图
这就涉及到我们人生命科学的问题了,按照道家的理论,五脏中肝的风窍在无名指指根处,拇指扣在四指内刚好能掐死风窍,这是固魂的握法。
为什么形容人死去有句成语叫撒手人寰,撒手就对应着握固,人出生的时候拼命握拳固魂,走的时候一撒手生命也就结束了。
这是祖先的生命理论。
而“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婴儿完全没有男女欲念,却也能够发生阳举,这就是先天生命机能的自然涌现。
其实后世道教有一派专门通过这种现象来进行采补,他们认为人清晨若是“无念而举”,那么便是一股纯净的至阳之炁涌现,这个时候立刻起来打坐就能够采走这股阳气,这对身体机能有很不错的提升作用作用。
女性虽然没有阳举,但清晨胸前发胀,也是一样的道理。
但若是心中动了欲念,那么这个炁便被污染,不能再采了,这个道理他们比喻为“水源清浊”。
当然此处仅做简单论述,以供了解,其真实法门有很多细节,是否科学也并非证实,断不可贸然尝试。
婴儿的这种状态,老子说“精之至也”。
依照道家的分类,人有“精”、“气”、“神”三部分,这三部分也是道家的“上药三品”。
一般的修行都强调“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真正做到了身体各项机能自然会重启。
其中“精”就特指自身生命机能,人们拼命炼精,但到底什么才算真正的“精”。
老子讲得很清楚,“赤子”的状态就是“精”最充盈的状态。
所以各派修行法门千千万,无论修性,还是修命,一个核心的方向就是回归“赤子”的状态。
甚至在道德修养方面,儒家的孟子也提出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的观点。
之后老子说“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婴儿一出生便在不停地哭,而且声音洪亮。
我们发现其实人成年之后,虽然力气比婴儿时期大得多,但声音底气是远不如婴儿的。
婴儿能长时间大声号哭,还不会伤害喉咙,成年人大哭一场有时候嗓子都会哑掉。
老子|《道德经》:为什么猛兽不会去伤害刚出生的婴儿?这其中有大道理
文章插图
因为婴儿哭嚎不是用喉咙干吼,而是靠气。
婴儿没有妄念,没有情绪的激动,内心处于绝对平衡的状态,所以婴儿的气始终是充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