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感觉在学生会组织里学不到东西并且受到束缚应该咋办

12.6深夜更新。我已经退了,在微信上和学姐说了之后当面聊了一次。强调了两点:1.我已经考虑了很久,想好想清楚了要退。2.退出是出于自己的一些考虑,并不是因为大家不好。学姐也没有太为难我。感受: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心情比较放松,不会像以前那样整天抱着手机,担心错过了通知或者别人有事找不到自己,焦虑程度大大下降。觉得自己做了对的选择。其实我是在纠结要不要退的过程中搜到了这个问题。可能还会有同学怀着同样的疑惑想在上找找答案,至少做个参考。可能这种问题在很多人眼里没什么价值,所以关注的人也少。但是我想说的是,成长和觉悟总是有个过程,不会一下子道理全都懂了。我纠结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好想有个过来人的经验给自己做做参考。看似简单的选择里面有那么多细节的东西要考虑,很多都是从前专心考试的自己没面对过的。过几年以后,甚至是现在,我都已经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大问题了。我搜问题时,希望的是有一个亲身经历的人分享一些细节的东西,有一些具体的建议,结果并没有找到,只好跟着自己的感觉往前走。我想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如果有人正经历这种困惑,那你就不会像我那样自我怀疑那么久了。嗯,这是来自一个陌生人的,小小的善意。原答案里困惑居多,不过就留着吧。原答案:同是大一的新生,其实我也有这样的困惑。抱着锻炼自己,同时也别太费时间的想法,我只参加了学院内的学生组织。招新时几轮面试基本上顺利地就过了,最开始的几次活动也觉得一下子学到了很多,一次活动从策划,宣传到执行一整个流程全程参与,还认识了很多小伙伴。可是很快我就觉得不对劲了。每一次活动,我们所做的都是些例如发传单,写主持稿,布置场地这样的事,有人说这是锻炼,把这种琐事做好也是一种学问,何况你还有机会策划整个活动,做活动的负责人。但是在我看来,这样一整套办活动的流程,更像是给你一个框架,你填内容进去。一两次之后你掌握了框架的规律,能在学生组织里学到的就很有限了。可能你有能力填更多棒呆了的内容进去,但那是你自己的东西,不是学生组织里学到的。我是最近萌生了退出的想法,起因是不久前,大家在策划辩论赛的决赛。之前已经打过两场,决赛我们更多的是按部就班,只不过具体到每一项任务换个人来做,以便大家都得到锻炼。本来我分配到的任务是现场的,前期准备我没什么事。。。可是临时又分配我去写宣传的微信稿,就在要推送的前一天,也就是我当晚就要写出东西来。。。写完了负责人(也是大一新人)又说哪里不好不好,要改!与其说是我写的有问题,不如说是他临时有了一个想法,就马上要求组员给他实现。好的,改完给他看,还是说和他想的有差距,要怎样怎样。。。我说那样微信稿就太长了,他说那让大家讨论一下,然后群里大家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由于我不是一个时时刻刻水群的人,所以没管最后讨论了个什么结果,我的稿子当然也没用,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这是一件小事,真的是很小很小的事。可是当晚我正在写论文,突如其来的任务把我当晚的节奏都打乱了。不知道题主是不是跟我一样特别爱惜自己的时间,喜欢计划自己要做什么。如果是,那肯定理解那种正忙自己的事,别人突然打断自己的烦躁感。我在想,以后还有类似的活动,是不是也可能占用我的时间还理直气壮。是不是还有可能让我花费时间去做那些毫无技术含量的活,让我觉得自己是廉价的劳动力,哦不,免费的。如果能让我有所收获我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到底能学到多少呢?我花费的时间到底值不值得呢?也许有人会觉得我想得太多,但我每一次象征性地参与活动策划,最后还是得去做些琐事,难免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也许有人说大一都是从做琐事开始,到大二能当上部长甚至主席,就能接触到学生组织的核心了,有一定自主权了。若是一开始就奔着当部长甚至主席去,多花点心思不是什么难事。但还是那个问题:我花的时间,和我的收获,真的可以对等吗?另外有一个困扰我的问题就是,我好像并不是一个能在集体活动中获得乐趣的人,也没兴趣和大家一起在群里没事就闲聊,觉得没什么好说的,而其他人每天都发言。至于题主提到怕让部长们难堪,我觉得不至于,他们会理解的。如果是我,我会先直接带我的部长私下说,需要什么申请都弄好,然后再递交主席什么的。我的上一届据说就有人退部没有和部长打招呼,直接找了主席,弄得很尴尬。。。当然这是换届的时候出的事,内幕又是一个故事了。很抱歉没能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反而好像增加了疑惑。不过我想让题主知道,不是只有你有这样的疑惑,也感谢题主让我知道我也不是一个人。。。欢迎题主来和我讨论。不过我最后大概会选择退出,要么现在就退出,要么这学期结束就退。
■网友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