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胡同里的小店得有北京城的“味儿”

十来平方米、俩仨店员,在两条紧挨着的胡同——杨梅竹斜街和观音寺街有很多小店。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稳步向好,胡同里的客流慢慢变多,小店们也逐渐恢复了营业。
近日,商务部等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明确到2025年,形成人气旺、“烟火气”浓的小店集聚区1000个,达到“百城千区亿店”目标。
采访人员走访杨梅竹斜街和观音寺街聚集着的北京小店时,发现小店虽然规模都不大,但它们的境遇却大有不同。
特色小店全靠回头客
先扫健康码,再测体温,杨梅竹斜街的入口处,安保人员严格执行着防控措施。作为大栅栏地区著名的文化旅游地标,杨梅竹斜街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和钟爱胡同的北京人。
和往常相比,现在的杨梅竹斜街稍显冷清,店铺也处在逐渐复工的状态,大约有三分之一还没有正常营业。距离胡同东口不远,有一家极易被错过的小店,叫“简约皮坊”。小店的门脸只有约1米宽,进深大约5米左右,几乎是生存在夹缝之中。5平方米的面积,也差不多是整条胡同中最小的店铺。
北京日报|胡同里的小店得有北京城的“味儿”
文章图片
杨梅竹斜街很容易被错过的小店”简约皮坊“
老板张杰已经满头白发,皮具制作曾是他的业余爱好,退休后才成为全职差事。
“这条胡同里,店铺的翻新率非常高。很多店只能生存一两年。”虽说只是为了给闲不下来的自己找点事做,但张杰一做就是4年。尽管店小到只能容下两三名顾客,生意却还不错。满墙挂着的是纯手工制作、真皮材质皮具。按现在时尚圈的定义,这里的皮具都属于“限量款”。一个钱包一百多,一个大背包六七百,和大品牌的限量款相比,这里的价格很亲民。
北京日报|胡同里的小店得有北京城的“味儿”
文章图片
杨梅竹斜街只有大约五平米的小店“简约皮坊“
受疫情影响,如今店里客流量不大,但张杰说他的客户群比较稳定,“我这儿主要是回头客”。
专家点评(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
这种手工制品和机器压制的不一样,消费者自己心里有衡量,愿意花钱去买这个人工。成功的小店,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特色,这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卖点。如果特色不足,那就只能打价格战,就是一片红海。而保持特色,会吸引有特点的客户,那是蓝海。
文创店玩起跨界融合
再往杨梅竹斜街深处走,在藤蔓植物的遮盖下,一个小店门前挂着醒目的北京市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这个叫“济安斋”的小店,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只不过,四百多年前小店是中药铺,以药膏享誉京城,而现在是咖啡书吧兼家庭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