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问人物|80后白手起家,4年估值140亿,“炒”出来的饮料界黑马能成中国版可口可乐吗?| 艾问人物( 三 )


艾问人物|80后白手起家,4年估值140亿,“炒”出来的饮料界黑马能成中国版可口可乐吗?| 艾问人物
本文插图
2016年成立 , 不到4年 , 估值将破140亿 , 2020年 , 半年销量破了8亿 。 这样的成绩 , 相当的互联网 。 唐彬森曾多次在演讲中提到 , 选对赛道 , 才能赚大钱:好行业跟差行业是不一样的 , 好行业里 , 你做过一百名、第十名、二十名 , 都比一个烂行业里做第一名强 。 元气森林当然选对了方向 。 2019年市场规模前三的饮品是饮用水、茶饮料和碳酸饮料 , 其规模分别1500亿元、1400亿元和900亿元 。 刚需、高频和嗜好三个特点 , 唐彬森拿捏的死死的 。 元气森林销量排名靠前的两款产品正是气泡水和燃茶(前者可归类碳酸水 , 后者则属于茶饮料) 。 从2011年开始 , 我国碳酸饮料市场已经连续9年出现负增长 , 市场急需一款“健康无糖”的含气饮料拯救 。 元气森林主打健康概念 , 一则正符合消费升级大趋势 , 二则正中当下Z世代的下怀 。 埃森哲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 , 三分之一的Z世代青年更青睐在丰富多样的社交媒体 , 比如直播类、视频类社交平台 , 接触到消费类产品 。 在营销上 , 元气森林深谙此道 , 基于抖音、小红书、微博、B站多触点 , 通过KOL带货、短视频广告、内容营销等方式引发全网裂变 , 抢占消费者心智 。 此外 , 元气森林又赶上盒马、全家等连锁便利店遍地开花 , 新渠道红利加速了品牌快进 。 有数据显示 , 元气森林产品已经覆盖国内30个省份 , 产品在近20万家便利店和线下传统店上架 。 目前为止 , 元气森林也可能是唯一一家自称互联网公司的饮品品牌 , 用互联网公司的流量打法的茶饮品牌 , 冠名电视节目 , 请当红明星代言 , 攻占各大平台的KOL 。 综观元气森林的起家 , “快”、“准”、 “猛”三字便可概括 。
艾问人物|80后白手起家,4年估值140亿,“炒”出来的饮料界黑马能成中国版可口可乐吗?| 艾问人物
本文插图
“短视”但自从瑞幸咖啡的神话被打破后 , 大家对于“快”有了更多反思和审视 。 对企业而言 , 重要的不是速度 , 而是持续输出价值 。 号称互联网饮料公司的元气森林 , 核心竞争力能否支撑起百亿估值?代工生产 , 没有自己的供应链 , 疯狂营销 , 烧钱过快 , 伪日系被指抄袭 , 元气森林背后有一堆问题需要面对 。 首先便是代工生产的轻资产模式 , 元气森林没有独立的供应链 , 依靠健力宝、东洋饮料等代工生产 。 近期 , 消息称元气森林的首个自建生产基地近期也已在安徽落成 , 其搭建完整的研发生产链 , 仍旧需要时间 。 其次 , 元气森林的包装设计是其成功的关键 , 日语“気”的使用增加了品牌标识度 , 气泡水、乳茶简约的日式风包装不仅能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 , 还可以带动消费者在社交媒体拍照传播 。 但这样的包装设计蹭到了好处 , 也封住了自己脚步 , 引发了外界对元气森林“伪日货”“抄袭”的指摘 , 而元气森林俘获年轻消费者主打的无糖概念也被证伪 , 一查元气森林气泡水的配料表 , 便可发现:除了二氧化碳、柠檬酸外 , 该饮品还包括三氯蔗糖和赤藓糖醇 , 而饮品甜味的实现也归功于后两项的添加 , 二者虽符合国家标准的无糖定义 , 但这些代糖也暗含其他健康风险 , 不宜长期饮用 。 上述二项并不致命 , 最要命的是 , 元气森林的技术没有足够的壁垒 。 近期 , 喜茶通过官方公众号宣布 , 继通过子品牌“喜小茶”推出首条果汁产线后 , 又推出了一个新的汽水产线 。 喜小茶首批瓶装汽水主打0糖0脂0卡和纤维+ , 涵盖西柚绿妍茶风味、桃桃乌龙茶风味以及葡萄绿妍茶风味三种口味 。 值得一提的是 , 喜小茶汽水甜味同样来自天然代糖「赤藓糖醇」 , 这是元气森林口感制胜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