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禁止App过度索权 数据安全重典专治隐私泄露( 四 )


针对网友们反应的问题 , 《经济参考报》采访人员亲自进行了一番测试 。 采访人员从来不吃榴莲 , 在各种外卖App上也从未对榴莲及其相应食品进行过搜索 。 但是 , 当采访人员与朋友针对榴莲进行一番对话和讨论后 , 再次打开某外卖App的首页时 , 便看到了新鲜榴莲仅售29.9元的推送信息 。
听来的数据有用吗?
如何在接受互联网平台和各类App提供的便利服务时 , 保护好自己的数据安全 , 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
专家表示 , 手机越来越懂用户 , 其实是大数据画像越来越精准所引起的 。 大数据的来源可能不只是一个App , 而是多个App的汇总 , 大量信息汇聚导致用户画像越来越精准 。
对此 , App治理工作组何延哲告诉采访人员 , 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 , 采用服务进程进行低功耗识别语音并转换成文字的方式 , 也就是所谓App监听并提取关键字理论的可行性是存在的 , 但需要具备如下两个条件:第一 , App自带录音功能 , 并且获取录音权限;第二 , App置于前台 , 并且不锁屏 。
目前最新的手机操作系统不断强化了‘录音’权限使用的透明性 , 一旦调用麦克风 , 不仅在状态栏中会出现提示 , 还会产生日志记录 , ‘偷听’行为暴露的可能性很大 , 导致违规处罚的风险也很高 。 何延哲说 。
手机App盗来的信息究竟有何用?对此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王小云表示 , 其实App监听的数据价值与违法成本不对等 , 商业应用空间不大 。 App监听在非实验环境下收集的信息是否能被有效使用尚是未知数 。 而且这种软件的售卖与运营属于违法行为 , 一旦被发现 , App开发者、运营者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王小云说 。
近年来 , 因平台使用用户的朋友圈数据、地理位置数据而引发的诉讼已有多起 , 采访人员从裁判文书网检索发现 , 2020年涉及App或互联网平台的隐私权纠纷案件占整体隐私权纠纷案件的15% 。 隐私权纠纷案件中 , 胜诉当事人除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外 , 还依据侵权行为的损害程度获得了千元以上的赔偿 。
保护隐私安全需共同发力
目前 , 我国针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水平日趋提升 , 不法分子进行窃听的违法成本持续加大 。
据了解 , 目前我国《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即将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 一同构建了我国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的法律体系 。 此外 , 2019年11月出台的《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与App治理工作组发布的《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自评估指南》等 , 均就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做出了明确且严格的规定 。
用户可以通过关注自己使用的App的隐私政策、采用手机操作系统提供的录音单次授权等方式 , 保护自己的隐私空间 。 王小云说 , 用户还可以关闭麦克风权限 , 或者在使用App发语音、录音等功能后将手机切换到主界面或锁屏 。
【经济参考报|禁止App过度索权 数据安全重典专治隐私泄露】清华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马超认为 , 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正日益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 涉及到个人与社会的方方面面 , 技术进步与隐私保护应当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 。 智能设备供应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隐私政策和技术原理 , 消除社会大众的隐私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