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禁止App过度索权 数据安全重典专治隐私泄露( 三 )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认为 , 大型的金融科技平台用户非常多 , 产品也很丰富 , 例如第三方支付 , 具有很多公共产品的属性 , 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 此外 , 这类企业应该意识到自己不是单纯的科技企业 , 还具备金融机构的特点 , 要接受金融监管 , 承担相应的责任 , 应对风险有敬畏之心 。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进一步表示 , 约谈与监管 , 并不是为了打压金融科技 , 不是对金融创新的否定 。 相反地 , 加强反垄断规制 , 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 , 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 推动金融科技良性创新、行稳致远 。 董希淼说 , 金融管理部门实施从严监管和穿透式监管 , 继续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 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隐私和数据信息安全 。
采访人员近日调查发现 , 此前被监管部门联合约谈的13家网络平台企业陆续制定整改方案 , 所从事金融业务也更为规范 。 从细项来看 , 一些方面的整改效果比较明显 。 比如 , 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 , 贷款产品明示贷款年化利率、规范与第三方机构的金融业务合作等 。
在人大货币研究所所长助理曲强看来 , 网络平台企业未来将非常重视监管和合规 , 并积极研究如何适应监管要求 , 然后在公司内部刮骨疗毒 , 就监管套利、违规放贷、支付业务违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违反等问题进行自查、整改 。 整个行业要经历阵痛期 , 之后全行业的发展会有更明确的方向 , 也会更加健康 。 监管的本质目的还是以互联网优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 而不是将互联网规模效应变成套利和挣钱的工具 。 曲强表示 , 这需要互联网金融企业专注主业 ,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的 , 不要动不动就想着将业务金融化 。
采访人员从业内了解到 , 部分网络平台企业正考虑将金融业务与主业分开 , 将金融业务纳入新设立的金控公司 。 一位网络平台金融业务部门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公司目前正积极自查整改金融业务 , 未来很可能会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 事实上 , 2020年12月金融管理部门联合约谈蚂蚁集团时 , 就提出了重点业务领域的整改要求 , 其中一条是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 严格落实监管要求 , 确保资本充足、关联交易合规 。 2021年4月 , 金融管理部门约谈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 , 在整改要求中也提到符合条件的企业要依法申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
中信证券研报提出 , 对于部分符合金控要求的金融科技平台而言 , 资本杠杆、资产负债要求以及关联业务限制 , 或对过去的获客-引流-变现商业模式带来影响 , 资本补充与业务规范经营成为下阶段转型重点内容 。 董希淼也建议 , 对不同的网络平台企业 , 应实施有差异的整改路径 。 比如 , 蚂蚁集团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 , 腾讯、京东等或将部分业务申设金融控股公司 , 但多数企业并不需要申设金融控股公司 。
(采访人员韩韬参与调研)
应对手机App偷听有大招
□采访人员 高洁 李典 北京报道
刚与同事说中午想吃麻辣烫 , 打开订餐软件 , 首页排在前两位的竟然都是麻辣烫商家;周末逛街时与朋友探讨哪条裙子好看 , 打开某购物软件便发现各式连衣裙……近年来 , 谈话被手机偷听时常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话题 , 从过去根据搜索习惯进行精准推送 , 到如今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隔空投送 , 着实让很多人感到 , 自己在手机面前隐私全无 。
手机真的在偷听吗?
此前一则内容为语音发出后录音还在继续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 , 引发网友热议 , 其中提到App偷听现象 。 从热搜标题和内容简介来看 , 似乎App偷听现象不仅板上钉钉 , 甚至超出人们的预期 。 不少网友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现状着实感到担忧 。
追溯此话题 , 引发热搜的内容实际上是在一档新闻节目中 , 一位技术专家利用自开发的模拟测试软件展示了从技术上可以实现的App偷听行为 。 同时专家也表示 , 技术上虽然可行 , 但这种偷听方式的成本高、效率低 , 而且存在非常高的法律风险 。 该技术专家还表示 , 暂时尚未发现哪款App有将语音信息直接上传的偷听行为 , 而手机越来越懂用户 , 实际上是由于大数据画像越来越精准所引起的 。
尽管如此 , 网友们对于手机是否在偷听的议论并未停止 。 网友科技圣斗士称:自己跟朋友吃饭时聊到茶叶 , 并且从未搜索过与茶叶相关的内容 , 随后便收到了茶叶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