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或月|管孩子和管理孩子的区别 爸妈一定要知道

【六一儿童网导读】常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实在太难管了,说什么话都听不进去。其实,这是因为你在“管“孩子,而不是在“管理”孩子。
周或月|管孩子和管理孩子的区别 爸妈一定要知道
文章插图
什么叫“管”孩子:
幼儿园放学了,娃又要在外面买零食。
你突然想起最近已经吃过两次外头的零食了,今天不能再让他吃了,跟娃提出NO之后,迎来一阵哭闹。
娃在看电视,一不留神,又离电视机很近。
你只能大老远冲他大叫,离电视远点,再不动就不给你看了!娃走开一阵之后,又继续循环刚才的一切。
什么叫“管理”孩子:
幼儿园放学了,娃又要在外面买零食。
你平和地跟他说,我们说好一周只能在外面买两次零食,这周你的次数已经用完了,我们一起遵守规定好吗?妈妈回家给你做水果沙拉。然后娃欣然答应。
娃在看电视,一不留神,又离电视很近。
你走过去拉他到客厅最远的地方,说,我们约定好的,超过茶几的位置看电视,你需要站在这个角落看10分钟,才能回到沙发上。娃吃一堑长一智,靠近电视机的次数减少了。
管孩子,是大人要求孩子要怎么做,孩子就得怎么做,结果孩子充满压迫感和抵触心理。因此,越管,孩子越不听。
而管理孩子,则是事先跟孩子商量共同认可的规则,是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因此,越管理,孩子越听话。
管孩子,大多用的是情绪。
看到孩子的行为不符合预期,就会怒吼、训斥甚至打。目的是要孩子顺从、听话。这种管,实质是一种控制。
而管理孩子,更多需要家长的智慧。
看到孩子的行为不符合预期,往往是沟通、倾听,耐心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目的是要孩子明是非、懂事理。这种管理,实质是一种引导。
UCL医学研究协会梅?斯塔福德博士说:不听孩子的意愿,否定他的决定,对孩子的心理进行控制,只会助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削弱孩子的自立与自律能力。
这是非常需要父母去警惕和避免的。
正因如此,娇妈希望家长们对孩子采取的教育手段是“管理”,而非“管”。
或许讲到这里,会有不少家长不知道具体如何做才算管理孩子。
下面,一位妈妈根据自身“管理孩子”的经验,给大家分享7大“管理”原则,希望能给想管理孩子的家长一些帮助。
原则1:要跟孩子一起制定成长规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圆。管理孩子的第一步,就要制定规则。
但是,这份规则不能是家长单方面决定,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探讨、达成共识后才能实施。
因为只有这样做,孩子才能打从心里认可,他才会一心一意去执行和遵守。
原则2:规则尽量多维度制定
通常情况下,一个学龄前的孩子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制定:
A、一天的作息:可以制定时间表和具体事项,可适当留给孩子一些玩的时间
B、学习习惯:上课、写作业、阅读的时间、学习的方式和态度等
C、生活习惯:玩玩具后要收拾,自己整理书包,玩电子产品的时间等
D、情绪心理:与孩子商量好有情绪了该如何处理,没处理好该怎么办
E、行为准则:礼貌、诚信、按时、遵守纪律等
多维度的制定,是方便帮助孩子树立各种好习惯,也让他养成规则意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然,这套规则制定需要后续执行中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原则3:规则制定最好具体到细节
如果规则没有具体到细节,那么孩子就容易模糊,从而不知如何遵守。
比如,你和孩子说:早上要早点出门哦!
早点是早到什么时候?孩子不会有概念。
但如果你和他规定:我们要7点半起床,8点出门。孩子就知道时间的概念,也会在潜意识中去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原则4:要先紧后松
孩子的自制力和自觉性往往是比较差的,需要不断去提醒和督促才能慢慢形成习惯。
所以,在前期执行这份共同制定的规则时,如果孩子想通过撒娇或撒泼的方式来让你妥协,请一定要温柔而坚定地拒绝。
什么时候可以放松一点去管理呢?等到你觉得孩子各方面的习惯已经基本成型时,家长在态度上就可稍稍放松一些,让孩子灵活一点地去自主管理。
原则5:提醒孩子,不要催孩子
心理学上说,人的学习行为是由两套系统合成的,一套是躯体的,一套是心理的。
催促,只能使身体到位,却无法让心思到位,甚至会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感。
因此,我们要学会用提醒来代替“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