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用文字很难表达,但是用视频一下就能看明白的例子( 六 )


对他人来说可能也有可取之处。其中可能有瑰宝也有糟粕,但只要一切都是向善的,自然就可以成为数据海中的一份,人人分享知识、让知识为人人所用。
有人说文字更具有持久性,而视频不然。我认为这说的不太对,就以《清明上河图》为例:五米的长卷给人以强大的冲击感,汴京的城市面貌、各阶层的生活状况跃然纸上。

有哪些用文字很难表达,但是用视频一下就能看明白的例子

一张图能给给人带来的信息也是巨量的,对当时环境的展现也是更直观的,如果没有这张图,可能通过柳永写的「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来想象这宋朝的市集到底是怎么样的,但是,永远不会有视觉上的冲击感受。这里也并不是贬低文字的表述,而是认为文字与图片各有所长。
中学时代学的《口技》是一篇极佳的文章,但你看了再多遍的《口技》,也都不如切身实地去听一遍口技。你看再多遍的《口技》也只能看到「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可能能想到:哇,这个口技者确实表演地很像,听者都被吓到了。
但只有听到真正的艺人讲口技,才能听出其中的「京中有善口技者」的「善」,因为文字的修饰已经改变了真实的口技模样,而真实的口技状况也是文字难以表现的,你才可以亲身体验到什么叫口技的真实感,而自己能够被口技者吓到。
几百张几千张甚至更多的图片加上音频,它们组合才能成为一个视频。我不愿意鼓吹视频的妙用,但「直观」这两个字,视频是配得上的。
“世界大脑先生”托尼-博赞——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早就告诉过我们,大脑对声音、动画、视频的兴趣远远超过枯燥无味的文字。当你看视频时,你大脑内多巴胺和内酚酞分泌的量要远远超过你阅读文字分泌的量。而把学习的目标象形化、立体化一直是托尼-博赞的《思维导图》、《高速记忆》、《快速阅读》、《启动大脑》、《博赞学习术》系列丛书的核心思想。现如今火爆全球的短视频无非是利用了这个原理罢了。

总之,相比枯燥的文字,视频(尤其是快节奏的短视频)可以最大化的调动你的感官,提升你对内容本身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很多时候你学不会某个知识点,并不是你蠢,而是兴趣不够。短视频恰恰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网友的回复
我们程序员最害怕碰年代久远的代码。一开始以为修个小bug,结果发现影响到了另外一个模块;为了解决问题添加了一些逻辑,又引出了新的毛病;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没办法了,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