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36氪首发丨「Trifo」完成数亿元C1轮融资,将用于打造家庭机器人生态

作者丨邱晓芬
36氪获悉,AI家庭机器人公司「Trifo」宣布完成数亿元C1轮融资,领投方为中信建投资本。清研AI产业基金等老股东持续跟投,云岫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同时,「Trifo」完成来自淡马锡旗下InnoVen Capital的数百万美元债权融资。
本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Trifo」下一代的产品研发、人才招募、进一步的市场开拓运营以及AI家庭机器人生态的布局。此外,「Trifo」即将完成以中外合资企业为法人形式的境内集团公司的架构搭建,以配合2024年的上市计划。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22年个人和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约300亿美元。其中,扫地机器人品类在近年来保持着40%左右的年复合增速,2021年全球出货量在2000万台左右。不过,在国内和海外,扫地机器人目前还属于市场导入期,头部效应还不够明显,头部企业的年出货量小于500万台,渗透率仅为5%。
“家庭机器人如果是100步的话,扫地机器人发展了20多年,走到今天也才走了最多10步”,「Trifo」创始人兼CEO张哲表示。他认为,扫地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将会从技术、场景、结构三个维度交互迭代,因此,「Trifo」的护城河,也是从这三个维度去构建的。
扫地机器人原先主要的技术路线是激光雷达技术路线,在实际运作时,机器正式开始清扫前,还需要先围绕房间绕圈才能进入清扫环节,略显繁琐。据张哲介绍,「Trifo」创新性绕过一线旋转激光雷达,首推了RGB-D方案。
以高端旗舰机“Lucy”为例,产品不需要再传统激光雷达扫地机所需要的”小帽子“,砍掉了”先圈地再清扫”的这一环节;另外,由于产品基于视觉技术,就算在黑夜也可以提供移动安防体验,用户不在家也能随时查看家里的情况。
谈及场景和结构与技术的创新,张哲表示,欧美家庭环境地毯居多,60%的家庭有宠物,「Trifo」还在视觉的基础上,结合了“单吸口”的结构创新,充分解决了宠物地毯场景的痛点。
此外,结合近年来国内和海外地板地砖增多的家居环境,「Trifo」基于3D AI视觉进行了真3D建图,深层次感知家庭环境。「Trifo」还将在今年Q4推出下一代洗地机,就整合了基于视觉的主动清扫、全自动集尘/水洗功能。
36氪|36氪首发丨「Trifo」完成数亿元C1轮融资,将用于打造家庭机器人生态
文章插图
Trifo Emma/Ollie/Lucy智能扫地机器人产品线
清洁功能只是AI家庭机器人的基础,这一硬件更兼备了数据入口、数据生产端的属性。张哲表示,「Trifo」区别于大部分扫地机或小家电公司的核心点,是把扫地机当机器人来做,而不是当做家电来做,并紧紧结合消费者的痛点感知和刚性需求快速软硬件一体化迭代,Emma/Ollie/Lucy产品线和下一代洗地机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打造的产品矩阵和新品类。
扫地机只是「Trifo」进入智慧家庭场景的切口,「Trifo」的产品规划路线是,从具有清洁场景的扫地机器人入手,拓展产品边界,开发适合宠物场景、安防场景的家庭AI机器人,比如宠物互动机器人(娱乐/清洁/互动等功能一体)、监护机器人等等品类,打造AI家庭机器人生态。
张哲表示,「Trifo」的长期愿景,将把AI家庭机器人作为移动平台和AIoT hub,承载起家庭环境的感知、连接和交互;进而通过硬件/软件+服务/数据的商业模式,打造AI家庭机器人生态。
36氪|36氪首发丨「Trifo」完成数亿元C1轮融资,将用于打造家庭机器人生态
文章插图
Trifo Q4将推出的洗地机
在渠道方面,张哲告诉36氪,「Trifo」已经在B2B2C渠道,与欧美多家知名渠道商和连锁卖场深度合作,累计滚动PO订单过亿元。其中,B2C渠道被亚马逊作为精选品牌战略投资后,快速整合资源将产品力优势和站内外流量红利结合,SKU排名和销量在美欧日都冲进前10。
目前,「Trifo」有近80%收入来自海外,过去两年累计出货十多万台,预计今年、明年销售额总计突破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倍。
融资方面,「Trifo」历史股东包括华登国际、经纬创投、三星创投、清研AI基金、南京江北佳康基金、亚马逊创投等知名机构及产业基金。Trifo C2轮融资也已启动,并计划于今年底完成。
团队方面,「Trifo」2016年在美国硅谷创立,现有员工60余人,核心成员来自微软、苹果、亚马逊等公司,拥有已批准中美欧专利70多项和待审批中美欧专利100多项。
创始人张哲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拥有纽约州立大学机器人专业博士学位,曾领导微软家庭机器人的室内定位和高精建图算法开发及产品落地,以及Magic Leap的AR眼镜SLAM算法开发和产品落地,具备丰富的智能机器人和消费硬件的产品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