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对法学的入侵( 五 )


知乎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问题:“你所在领域的元问题是什么?”显然 , 一个领域的“元问题” , 不应该是这个领域的某个“问题” , 而是某种定义了这个领域的问题 。 换言之 , 这个领域的全部知识 , 作为一个整体 , 应当恰好构成对这个领域的“元问题”的回答 。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 , 对于经济学(以及一些相邻的学科 , 比如心理学)来说 , 这一“元问题”应该是:我们应当如何去看待一个“决策”?经济学家对此的回答是:任何“决策”都是某种最优化的产物 。 理性人假设本身就对应了一种“最优化”的要求 , 而即使是试图动摇“理性人假设”的行为经济学 , 也免不了在模型中假设某种被“最优化”的对象 。
那么自然就要问 , 对于法学来说 , 这一“元问题”又应该是什么呢?鉴于我在这方面才疏学浅 , 我决定退一步 , 把这里的“法学”偷换成“法律经济学” , 并通过对本书的粗浅理解 , 姑且认为这一“元问题”应当是:对于一个理性的存在(我特意用存在而非个体 , 是因为法律往往更像是一种社会的、整体的意志) , 什么是一种合理的“秩序”?边沁的回答是“功利主义” , 但是他失败了;波斯纳的回答是“财富最大化原则” , 但是他似乎也失败了 。 根据本书译者北大法学院苏力教授所说 , 波斯纳的失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 , 他承认无法融贯地运用“财富最大化原则”来解释法理 , 另一方面 , 他发现在实务当中 , 不稳固的伦理基础并不影响人们积极地运用经济学理论去阐释法律 。 但是 , 他们的尝试无疑都是有价值的;未来对于这一问题的每一位探索者 , 都绕不开他们披荆斩棘所开辟的道路 , 并将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 , 放眼眺望并寻找还在更远方的答案 。
【|现代经济学对法学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