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成功“上瘾”的心理,或导致孩子身心障碍|马上回应 | 约翰·贝曼

读者来信
青少年心理问题高发真的是家长造成的吗
近来,越来越多的文章谈到,青少年心理问题高发在于家长和家庭,难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真的是家长造成的吗?
家长对成功“上瘾”的心理,或导致孩子身心障碍|马上回应 | 约翰·贝曼】我想请教专家,家长的哪些行为可能会在“无意中”伤害到孩子?此外,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防患于未然?
——市民许女士
家长对成功“上瘾”的心理,或导致孩子身心障碍|马上回应 | 约翰·贝曼
文章插图
“临床研究发现,因为心理问题前来咨询的学生,有85%都是因为家庭的问题。”在日前举行的“家庭治疗在学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高峰论坛上,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心理学专家约翰·贝曼的一席话引起国内外心理学专家的共鸣。他说:
“在欧美国家,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业表现等方面期望过高,无形中让孩子发展成低自尊、低自我,进而迸发心理疾病。”
家庭究竟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多位心理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系统。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要从打造健康的家校系统开始。一方面,家长要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关系,用发展的视角全面看待孩子;另一方面,教师更应当储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活动。
高焦虑的家长往往带来低分化的家庭和破裂的亲子关系
“焦虑”“鸡娃”这两个词总是会同时出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陶凯元透露,调查发现,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64%的青少年学生认为与学业压力有关。
“家长对子女的爱理应是无条件的。”约翰·贝曼发现,“很多家长的爱表现得太过严苛和高标准。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规则僵化、父母高高在上的家庭中,他们很容易缺乏安全感,形成自卑心理,导致他们成年后难以面对挫折和压力,容易产生自我伤害倾向。”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派遣过程。”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赵旭东分析,很多家长将孩子成绩高不高作为孩子表现好不好的唯一依据;总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凡事都要对比;或者对孩子吝于表扬,习惯性批评。“他们总是将自身未完成的愿望强行转嫁到孩子身上,这种对成功‘上瘾’的心理是导致孩子身心障碍的重要原因。”
在他看来,派遣中的偏异,能够从根源上解释很多家庭问题。比如家长忽视孩子成长规律“拔苗助长”,或者家长把孩子溺爱成“巨婴”,强行留在自己身边。
“这是典型的低分化家庭,家长始终处于一种高焦虑水平,对家庭成员要求多,亲子间过度关注。殊不知,家长越是想要对孩子加强联结、束缚,亲子关系越容易出现裂痕,引发心理问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孟馥说,一个健康的家庭中,子女和长辈之间需要保持人际间“有联结的独立”。现实生活中,很多缺乏社交能力、沟通能力的学生往往成长于低分化家庭。
家庭里未解决的创伤对孩子的影响还不止于此。专家们表示,父母离异等婚姻冲突是影响子女情绪安全最重要的因素。“父母争吵后管教子女的方式也会受到影响,从自主、正面、一致、温暖转向涉入、控制、非理性等。”孟馥分析,家庭是个情绪单元,成员之间的情绪会传染。因此,家长要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夫妻双方出现了问题,要在内部及时沟通解决,绝对不能将注意力转移到子女身上。
教育关系的失衡加剧学生心理问题
“不仅仅是青少年心理问题亟需关注,大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同样不可忽视。”孟馥介绍,有调查显示,国内大学生中10%-20%存在心理问题,其中7%需要长期关注。
“教育关系的失衡是加剧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总结临床经验,赵旭东发现,如今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的边界愈发模糊。
一方面焦虑的家长过度“鸡娃”导致孩子高分考入大学却得了“空心病”,对前途感到迷茫,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另一方面,家长对于孩子的高度关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使得教师和学生关系的边界愈发模糊。比如,不少教师将学生称为“孩子”,让本该“断奶”独立的大学生反而成为了“温室里的花朵”,加剧了心理上的脆弱。更有心理专家直言,不少危机学生的家庭中,父母中至少有一方就是教师。
如何改变失衡的教育关系?“让家长成为家长,老师成为老师”是诸多专家给出的共同建议。
学校和家庭的功能不能彼此僭越,家长应有的职责更不能向教师转移。在贝曼看来,家长必须停止对孩子的不切实际的高要求、高期待。“家长们是否可以将孩子的培养目标从做一名成功的人,转换为变成做一个健康、幸福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