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车外远程拍照、远程摄像等功能被集中下架 你身边的汽车可能在“偷窥”你( 二 )


杨小林提醒说 , 一方面 , 在新车、新服务的研发过程中 , 车企应提高合规意识 , 避免侥幸心理;另一方面 , 在宣传、营销活动中企业应该更加谨慎 , 充分告知用户政策变化可能导致的不同后果 。
在他看来 , 部分车企在宣传产品功能时忽略了监管层面的风险 , 没有及时、充分地提示过消费者相关服务可能被下架 。
至少在去年《规定》公开发布并实施后 , 相关企业应该与购买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及时沟通 , 告知风险并协商解决办法 。 要不然 , 消费者满心期待的现货 , 突然就变成了不能用的过期货 , 当然会觉得自己买车是被车企套路了 。
安全警钟长鸣 , 在红线之上挖掘汽车数据富矿
一边是日益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 , 为保护汽车数据安全划出了红线;另一边则是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智能化用车需求 。 车企不应再有侥幸心理 , 将涉及数据安全的技术当作卖点过度宣传 , 同时 , 还要认真探索用户便利性与数据安全之间的界限 。
这种寻找平衡点的游戏 , 可能是所有发力智能汽车赛道的企业都必须面对的挑战 。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 , 处理汽车数据安全问题 , 要将个人信息与汽车运行信息区别对待 。 对于个人信息要遵照《个人信息保护法》 , 要重视信息收集中用户的知情权;而对于汽车部件信息 , 相关企业在存储、传输数据时应符合相关政策要求 。
在盘和林看来 , 寻找智能化用车需求与数据安全之间的平衡点 , 关键是要在授权数据、使用数据、存储数据的每一步都做到合法合规 。 我们既要督促车企提升合规意识 , 也要倡导消费者注意维护自身权益 , 帮助消费者保护自己的数据安全和其他消费权益 。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认为 , 在汽车智联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 不仅车内人机的数据种类、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 , 与车外人员、车辆甚至道路环境有关的数据量也变得空前巨大 。 当车内车外、线上线下的各种数据交汇到一起 , 无疑需要主管部门居中调节 。 这样才能实现个人、企业、行业、社会乃至国家等各个层面的数据安全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加速融合 , 智能汽车产业、车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 以自动辅助驾驶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普及 , 汽车数据处理能力日益增强 , 暴露出的汽车数据安全问题和风险隐患也日益突出 。
事实上 ,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 产品的智能化程度是各家车企一较高下的主赛道 , 甚至有车企不惜以放卫星的方式推出新奇功能 , 吸引消费者眼球 。 然而 , 消费者对于汽车智能化功能的需求 , 绝不能以泄露个人隐私 , 甚至牺牲汽车数据安全为代价 。
曹广平直言 , 随着技术发展和环境变化 , 关于汽车数据安全的相关要求可能还会适时调整 , 要想避免此次新功能突遭下架 , 用户懵圈的纠纷 , 车企既要更加谨慎 , 避免过度宣传;也要通过书面材料等方式 , 充分满足用户的知情权 。
毫无疑问 , 随着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的逐渐健全 , 汽车数据安全的界限将愈发清晰 。
杨小林提醒说 , 对于车企来说 , 必须在产品研发之初便牢牢树立合规意识 , 避免放卫星式宣传;而对于消费者来说 , 也要注意调整心理预期 , 不能将个人需求凌驾于公共安全之上 。
他表示 , 寻找这个平衡点的过程不应成为零和博弈 , 而应该在各方充分沟通、相互尊重的情况下 , 安全、充分地挖掘智能汽车这座数据富矿 。
有调研结果显示 , 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每天至少收集10TB的数据 。 其中既包含驾乘人员的面部表情、动作、目光、声音数据 , 还包括车辆地理位置、车内及车外环境数据、车联网使用数据等 。 据测算 , 到2025年 , 中国的智能汽车渗透率达80% , 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 。
诚然 , 汽车数据安全管理需要政府、汽车数据处理者、个人用户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 。 智能汽车的明天究竟是造福社会的美好世界 , 还是像电影《楚门的世界》那般荒诞、那样细思极恐 , 需要所有参与方持续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