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国产动画,前路何在?丨专访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宋磊(上)( 五 )


我并非否认三维动画的“拟真” , 而是觉得三维技术应当结合到动画“拟假”的语态中去发挥魅力 。 例如宫崎骏一直以来都是坚持手绘 , 但他也在《哈尔的移动城堡》里用了三维技术 。 在片尾那个地陷情节 , 就用追求拟真效果的三维技术去实现 , 用这种“片段化的拟真”去服务于整个剧情的拟假 。
情报姬:也就是说 , 您认为三维技术应当用于辅助这类拟假的表现 , 而不是将三维本身作为动画的主要形式 。
宋天师:是的 。 我们说迪士尼做三维 , 是因为二维动画市场已经被日本动画占领了 , 他们必须要找到新的技术、用高投资、“大片感”来取代二维动画的地位 , 重新占据市场的主导权 。 但和二维动画相通的是 , 他们的三维动画 , 也保留了卡通的拟假质感 , 而非往拟真的方向走 , 这是有很大差别的 。 动画这种艺术形式的魅力 , 还是在于拟假 。 就算是假的 , 观众也宁愿信是真的 。

情报姬:在技术层面 , 此前《凡人修仙传》用了全动捕技术 , 但网上有声音批评这样模糊了动画和真人仙侠剧的界限 , 让仙侠动画的形式必要性变得有些暧昧 。 我们想请问宋老师 , 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宋天师:从商业角度上来看 , 动捕技术带来了一个流程化、工业化上的便利 , 提高了三维动画产业化的效率 。
但是从艺术上来说 , 动捕简直是动画艺术的灾难 。 是的 , 我用“灾难”这个词来形容 。
动捕技术 , 让动画师丧失了构思人物动作的想象能力 。 动画的人物动作 , 理应是完全靠动画师的想象制作的 , 但动作捕捉的泛滥使用 , 有些时候就很难让动画师再有意愿去进行这种基于想象力的创造 , 进而形成一种对真人动作捕捉的依赖 。
迪士尼拍动画虽然用到三维 , 但它几乎不用动捕 , 就是希望能够保持想象力的发挥 。 而许多国产动画甚至连人物表情都要靠动捕 , 都这样了 , 为什么不干脆直接拍真人剧呢?
当然 , 和上面提到的三维技术一样 , 我并不否认动捕技术本身 , 而是希望动捕技术能够结合到动画拟假的语态中去发挥魅力 。
情报姬:抛开仙侠题材 , 中国动画也有很多有意思的设计 。 比如《灵笼》的废土末世灯塔国与地上国 , 《汉化日记》、《刺客伍六七》的无厘头搞笑却劝人好好生活的桥段……比起仙侠玄幻 , 这些作品连接现实世界的能力更强 , 宋老师您如何看待这些的作品?
宋天师:我认为这体现了一个比较好的现象 , 就是多元化 。
现在的网络动画越来越多样化 , 首先体现在受众的多样化:一方面是低幼受众 , 一方面是青年受众 。
比如《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 就用相当可爱的方式来演绎了一些历史故事 , 虽然成年人也能看 , 但总体面向低幼观众 。 而你提到的《灵笼》《刺客伍六七》 , 就比较面向青年观众 。
另外就是题材的多元化 。 近来有《灵笼》这类描述硬核废土世界观的科幻作品 , 也有《中国唱诗班》这类通过古代诗句和水墨表达方式呈现出有中国人文气质的作品 , 还有像《那年那兔那事》这般用动物借喻的方式讲述军政题材的作品 , 也有像《李林克的小馆儿》这样接地气的现实题材 , 符合你说的“连接现实世界”的作品 。
多元化、差异化是一种好事 , 千万不能在修仙一条路上走到死 。

限于篇幅 , 本次采访我们将分上下篇发布 , 请关注情报姬后续的推送 。
【国产动画|国产动画,前路何在?丨专访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宋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