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别当众教训孩子,天大的事情,回家再说


钱穆|别当众教训孩子,天大的事情,回家再说
文章插图
一、“人前教子”,皮皮爸童年的噩梦。上周末和朋友们一起带孩子郊游,孩子们状况百出,抢东西打起来了,推搡掉水沟里了,吃饭把碗扣衣服上了,大人们跟着一顿慌忙。
午饭后皮皮爸说:“我今天真是一直在忍着不发火,要是在家里,皮皮这么调皮,我早就要揍他了,想着在外面,孩子在同伴面前也要面子,再大的火我也忍了,回去再说。”
我们夸他有方法,教训孩子之前还记得给留面子。他说被当众教训,简直就是自己的童年噩梦,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再有那样的经历。
皮皮爸说自己小时候也调皮,被爸爸打是家常便饭,而且常常是在家门口打。要知道那时候他家住在筒子楼,谁家说话声音大点,邻居都能听见,更不要说在家门口打孩子。
他每次被父亲打的时候,邻居都围过来劝别打了,可是越劝父亲打得越狠,就像是要让邻居们看自己会教育孩子一样,还念念有词:人前教子!
钱穆|别当众教训孩子,天大的事情,回家再说
文章插图
皮皮爸说,现在想到这四个字,还能回想起自己当时的那种羞耻感,当时他虽然小,但被打的时候,完全没有悔意,心里只有报复,想的只是下次我还要搞更大的破坏,让父亲知道,人前教子是无效的!
是哦,在讲人权、平等,重视尊重的现代,有些古训不一定合适,不当众教训孩子,给孩子保留自尊,事后再来教育孩子,或许效果更好。
二、还有多少家长,在对孩子用类似的破坏性批评?《朱子家训》中有一句话“堂前教子”,意思是说孩子如果犯了错误,要当众指出,让他在众人面前感到羞愧,就能记住教训,从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在古时候,这话当然有存在的道理,但到了现代,这4个字,可能会伤害幼小孩子的自尊心,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可能适得其反。
钱穆|别当众教训孩子,天大的事情,回家再说
文章插图
当众教训孩子,是一种破坏性批评。
所谓破坏性批评,指的是用一些过激的言语和行为,来批评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郑渊洁在《如何毁掉你的孩子?》中写道,家长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当众出孩子的丑,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立足於社会的。
所以家长们,尽量不要用类似的破坏性批评对待孩子,孩子犯了错误,尽量不当众责备,更不要贬损TA。
三、如何正向引导孩子,既不失孩子颜面,也让孩子认识到错误?1、天大的事,回家再说。
教育孩子,不急一时。尤其是孩子在外面调皮惹祸了,家长一定要控制住脾气,天大的事,回家再批评孩子。
这考验的,其实更多的是家长控制情绪的能力,而做到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国学大师钱穆曾经说过父亲和自己的一件往事,他自幼记忆力强,9岁就能背诵一部《三国演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客人考他问题,他都对答如流。自己如此机敏,年幼的钱穆不禁沾沾自喜起来。在一旁的父亲看到儿子得意的样子,欲言又止。
过了几天,父亲带着钱穆出门,过桥的时候,父亲问“桥”字怎么写,钱穆答过之后,父亲又问:“如果把木字旁换作马字旁,是什么字呢?”钱穆回答是“骄”字。他一下子明白过来,父亲是在教育自己,不要骄傲,说的正是前几天自己的表现。
从此,他把父亲“戒骄”的教诲铭记于心,时时警醒,保持谦逊。
真的是智慧的父母才能养出优秀的孩子,试想一下,如果当天父亲在客人面前教训儿子“别得意,你不懂的还多着呢”,想必以后有人再考问幼年钱穆,他都不知道该不该作答了。
所以,为了孩子的尊严和自信心,家长们不要在别人面前教训他。
钱穆|别当众教训孩子,天大的事情,回家再说
文章插图
2、尽量告诉孩子“怎么做”,不要只是说“不允许XX”。
当众教训孩子的时候,家长一般也处于情绪激动之下,就像有位爸爸说的:“不是气急了,谁会在大街上骂孩子!”
但这时候教训孩子,父母一般是在禁止孩子做某些事情,而不是正向引导孩子该怎么做。
教训孩子的时候,我们说“不要乱跑”、“别闹”、“不能去水边玩”,但气头上的人不会好好告诉孩子,该干什么、怎么干。
所以,孩子犯错当时如果有外人在场,咱们别教训孩子,也是为了让家长别在气头上教训孩子,自己消消气,孩子的问题留到事后再说,咱们能讲得更耐心,孩子也更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