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yphon|真正意义上的发烧级便携解码耳放,iFi xDSD Gryphon体验( 三 )


xDSD Gryphon很显然是有这个能力的 , 整体纯净不失舒展 , 音色饱满 , 亮度在动圈的范畴之内 , 依然有些许温润感 。
相比单端给我的感觉 , 除了更纯净 , 在低频上有更深的下潜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 器乐分离感已经非常优秀了 , 器乐表现直接上了一个档次 , 整体上更容易有雄浑有力的量感 。
人声方面主要在男声方面拥有更细腻的解析 , 在不失去舒展感的同时密度有所增加 , 搭配钛铃PLUS时暖声并不明显 , 听八只眼的歌曲时不同组员的声音泾渭分明 , 饱满有力兼具润感 , 有明快俊逸的清爽 。
女声方面和单端上的表现出的水准差不多 , 并没有推力加大就更为明亮 , 相反在搭配钛铃PLUS时不同女声的特点会更明显 , 比如蔡琴的中音显的更为深沉、王菲的空灵更为寂寥 , 有那么点透明的感觉 。
4.4平衡口下的高频更加稳健 , 亮度控制的很好 , 在听肖斯塔科维奇的管弦乐里 , 弦乐部分的亮度变化在每次要感觉到毛刺的时候又迅速收了回来 , 厚度和顺滑度较为自然 , 尽管没有那种鲜活的泛音 , 但音色如此饱满亮丽的同时又能控制好毛刺 , 还能展现出乐感已经非常难得 , 加上它并削弱管乐部分 , 甚至说管乐部分的瞬态表现更为出众 , 让我感受到了钛铃PLUS聆听古典乐的潜力 。



▲整体总结部分
总得来说单纯说音质的话 , iFi xDSD Gryphon是有着鲜明风格的 , 细的说来它的单端和平衡端尽管风格一致 , 但单端表现只能算准优秀水准 , 平衡端则是非常出色的 。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3.5的还是4.4的它都是有两种不同的接口 , 除了一定的可玩性 , 更多的是可以适配不同的耳机 。
当然蓝牙端我也试过 , 表现是相当不错的 。
所以问题来了 , 这么说肯定会有人觉得这是一副主导音质的 , 实际上通过它的机身接口以及我在前文开篇介绍的 , iFi xDSD Gryphon的可玩性亦是一大亮点 , 但更大的亮点是它的设计 , 这个已经超出我这种半桶水玩家的认知范围了 , 有兴趣可以仔细浏览其官方介绍 。
这款xDSD Gryphon应是我首次接触到iFi的高端作品(实际应属于中高端) , 验证了一个问题 , 能在小众品类里一直屹立不倒的品牌在专业度上是有两把刷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