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yphon|真正意义上的发烧级便携解码耳放,iFi xDSD Gryphon体验( 二 )


是不是已经有点被绕晕了 , 这些都是iFi独有的设计 , 实在不理解 , 就当是增加可玩性吧 。



▲机身另一侧接口展示 , 如果你发现颜色不对了 , 证明你没看错 , 并不是光照的色差 。 xDSD Gryphon机身另一端有一截黑色的(参考前面机身俯拍图小金标所在位置) , 这一截应该是塑料的 , 上面依次分布着XBass II模式调整拨杆、USB充电口、USB输入孔以及S/PDIF 3.5mm同轴兼光纤输入口、4.4平衡输入/输出口和3.5单端输入/输出口 。
除了要注意这台xDSD Gryphon的USB输入和充电口是分开的同时还支持独立供电 , 还有一点则是它的标配里没有配备说明书 , 只有一张二维码卡片 , 扫描进去可以查看电子版说明书 , 一定要看 , 因为它的名堂太多了 。



▲机身底面展示 , 除了四个硅胶垫 , 还有一个增益开关 , 从图标可以看出3.5和4.4是独立的 , 因为这个增益开关是适应性增益调节 , 而并非简单的增加或减少增益 , 适用于一些高灵敏度耳塞 。



▲个人实际体验部分
估计会有人和我一样会因为xDSD Gryphon的机身接口、按钮较多从而有它操作很复杂的错觉 , 实际上都是单线逻辑设计(看机身图标指示一试就会) , 包括蓝牙连接速度快、信号稳 , 给我的体验感很好 。
机身的屏幕展示 , 如上图 , 信息不多 , 不过够大够清晰 , 没啥说的 。 整个交互方面有两个亮点值得一说 。
第一 , 它的音量旋钮很有意思 , 除了承担暂停/开始、切歌(说明书上有某些情况限用的提示) , 它还拥有音量同步、音量限制、音量记忆以及多达106级的调节区间 , 不会出现当你用4.4接头耳机替换3.5接头时被音量炸到的现象 。
音量调节时还配有灯效 , 不仅仅是盖子上的灯效 , 在旋钮与机身的连接处也是灯效区;除此之外其它地方的指示灯也会根据相应的操作会有不同的灯效展示 。



▲个人主观听感部分
最后来说说音质部分吧 , 因为xDSD Gryphon的独特之处 , 个人试了不少耳机 , 比较遗憾的是个人手里的几副大耳没有4.4的头子 , 所以均以耳塞为主 。
纯动圈的试过森海IE80S、瑞弦D2+和凯声钛铃PLUS(4.4)以及OSTRY KC10 , 以及兴戈金乌 , 圈铁的则试过老忠的A4PRO和AKG K3003 , 纯动铁的则是一副监听耳机AudioFly AF1120 , AF1120的表现是最弱的 , 表现最好的是OSTRY的双动圈KC10以及瑞弦D2+和钛铃PLUS这两款平头塞 。
除了能明显改善低频的弹性和凝聚感 , 对人声的密度感和结象亦有显著提升 , 总而言之在单端xDSD Gryphon并未展现太大的推力 , 而带S-平衡的3.5接口推力明显要大很多 , 优点不言而喻 , 缺点则是遇到高灵敏度的更容易暴露底噪 。



▲说单端的听感吧 , xDSD Gryphon表现出来的风格是舒展、大气又富有韵味的 , 它能把动圈的低频氛围表现的宽松又通透 , 尽管下潜不够深 , 但是弹性快而有力 , 泛音清晰可见 , 加上不错的器乐分离感和声场遇上不太吃推力的动圈尽显圈味之自然 。
人声方面 , xDSD Gryphon是有偏暖的趋势的 , 在瑞弦D2+上便有明显的暖声 , 但是在OSTRY KC10和K3003上并不明显 。
除此之外 , 它不会给人素质感的既视感 , 除了和低频一脉相承的舒展 , 还有几丝温润 , 不过它的人声位置良好 , 和器乐层次感保持的很好 , 并附有线条感 , 加上并未有刻意的偏低频 , 听男声还是相当正点的 。
女声方面依然保持着男声独有的温润 , 但解析更为细腻 , 齿音较少 , 音色更为亮丽 , 驾驭蔡琴没有什么违和感 , 如果听李心洁、孙燕姿这种声线较细的女声还有沁人心脾的甜美柔和 。
xDSD Gryphon的高频亦是舒展、大气的 , 初听很容易给人通透感 , 不过在搭配K3003的时候还是会有毛刺 , 搭配KC10就要好的多 , 哪怕是亮度和延伸感都不逊K3003 , 所以我说xDSD Gryphon对动铁的表现要弱一些 。



▲4.4平衡口个人试听的是凯声的钛铃PLUS , 虽然阻抗仅为30欧姆 , 不过灵敏度也较低 , 仅103dB , 不算特别难推 , 但比较考验前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