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和大家聊一聊,孩子记不住学习的内容,学习过的知识总是忘,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有这样的情况,当时记下来了也感觉学会了。但是考试的时候,就忘了很多,怎么也想不起来。长此以往父母和孩子,可能就会形成一种负面的评价,是不是孩子记忆力不行,或者是脑子有什么问题等等,家长和孩子都在胡思乱想。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为什么明明孩子记住的东西,过了两三天就会忘记了呢。刚复习过的,为什么就又忘了呢?
第一个原因,我们的记忆本身就是会被遗忘的。
比如说有人专门做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同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结果一天后的记忆下降至36%,一个礼拜以后是13%。乙组的学生按照记忆的规律,进行及时地复习,结果一天以后的记忆能达到98%,一周后还保持到86%。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中学生高中生学习的时候,往往没有遵循记忆的规律来及时组织复习。而是在学习后过了一段时间,面临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才开始复习。这样自己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所以这是我们生活当中,常常出现的一个问题。
【“忘记知识是人的习性”:父母应该如何去培养孩子记忆的能力】其次初高中的学科,难度大幅度的增加,所以孩子记忆负荷。孩子之前在小学或者刚到初中,采用更多机械重复的背诵,而达到的记忆效果。尤其进入初中后半阶段,初三到高中情绪变得非常明显,学习变得不那么得心应手了。更多的是依靠理解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而达到记忆效果。
孩子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开始从机械记忆的思维转变成可以关联理解背后的意义来记忆的方式,所以越往后越应该需要这样的方法才会更好。但是有些初三的学生,还是习惯频繁采用使劲背的方法。所以就导致感觉没有以前的记忆好了,从而开始有负面的想法。好多学生才十几岁,就说自己记忆力不行,但其实是记忆方法的问题。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思维导图,是英国的一个脑学心理学家发明的。他把你所要记忆的一些新的认知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比如我们寒假暑假有孩子的课程《动能营》,里面有一个板块叫学习能力板块。会讲到我是怎么用故事关联法和定状法,用图画关联法和谐音记忆法,用数字挂钩法和配对法,还有思维导图的分类记忆法等等去记忆的。我们在上一讲刚讲过学习策略的问题,所以记忆一定是有方法的。如果孩子用一个高效的记忆方法,孩子就会有更好的学习记忆。基于上述原因,针对孩子这样的问题,给大家几点建议可以参考。
首先、先让孩子认识到,遗忘只是一种正常的记忆规律。机械记忆的能力下降,也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当中,自然发展的结果,不要为此感到困惑。
第二、要引导孩子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我们要将每天学习过的,及时进行复习,对记忆力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现在给大家举例讲一下,记忆复习的规律。一般来说,信息至少是需要重复5次,才能转化成一个长期记忆的。比如说学习之后立即复习一次,或者一天一周一月,三到六月或者一段时间复习一次,基本上记忆就变成了长期记忆。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第三、要培养孩子使用高效的记忆方法。市面上有很多教思维导图的学习班,如果大家愿意的话可以去参加。参加我们的《动能营》,我也会每天上午亲自教思维导图,着重讲一些记忆的方法。比如说如何用思维导图去记东西,如何用思维导图去挖掘更好的方法和点子,如何用思维导图来构思作文,如何用思维导图来分析课文,速度如何在理科当中运用等等。课程的下午,我们会安排孩子做一些活动环节,那活动环节都是增强孩子的一些社会的一些适应能力。比如说,分享啊,发言啊,团队的合作呀,感恩惜福呀,等等等等。
我们的课程只有父母先学习我们的经营幸福系统的父母课程,我们才会让孩子报名。因为我们觉得,比孩子学习更重要的一定是父母学习,因为孩子来学完课之后,他一定有效果,那个效果能持续多久,完全取决于回到家,父母有没有更好的去助力孩子维护和孩子的一些习惯。所以父母先学习,我们才会让孩子报名。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羊水|子宫黑漆漆,胎儿会无聊吗?这些“游戏”玩得可溜了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弓立芳|如何进行高质量亲子沟通?要“把话说进孩子心里”
- meg吃鱼的这些讲究,您知道吗?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萌娃|“保镖奶爸”送娃上幼儿园火了,气场,步伐没谁了
- 宝妈|三个月的宝宝,为何“偏爱”竖抱?抱对了的宝宝更聪明
- 怀孕|3次胎停后...39岁的她能圆梦吗?
- 医生|让宝妈提心吊胆的“上环”,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可能会有点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