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前,我为诺基亚设计过「AirTag」


十四年前,我为诺基亚设计过「AirTag」
文章插图
本文作者田飞,现任湖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系副教授,致力于交互产品设计、新媒体、字体与字库相关的产业实践与设计研究。曾为诺基亚、吉利汽车、通用电气、法国电信、湖南美术出版社、盛大创新院等多家企业提供设计服务或顾问咨询。
此文亦是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4YBA135 的研究资料。
4 月 21 日凌晨,苹果 AirTag 终于发布了。如同所有苹果新产品面世一样,人们都在讨论这个新产品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对我而言,更是如此。这不仅因为我是一个重度丢物者,更是因为十四年前,我曾为诺基亚设计过整套的防丢贴片概念产品。
01 往事回到 2007 年 9 月,岳麓山脚下,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在这座桂花香气弥漫的四合院里,何人可院长正在向学生们介绍来自诺基亚全球设计体验经理颜其锋博士,他正代表诺基亚,在巴西和中国同时展开一场颇具前瞻性的、长达两个月的联合工作坊,其主题为 「基于文化差异的移动服务设计」。这个工作坊在湖南大学跨学科招募了 30 多人,分别来自设计学院、影视广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在那个移动互联网的前夜,这群人试图对未来移动生活进行探路和预言。
十四年前,我为诺基亚设计过「AirTag」
文章插图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此时,手机领域的王者,是诺基亚 N95 及其塞班 S60 系统。
此时,距苹果第一代 iPhone 发布还有 13 个月,距诺基亚第一款全触屏手机 5800XM 出现还有 13 个月,距小米首款手机接受预定还有 48 个月,距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移动业务还有 72 个月。
工作坊启动后,颜其锋通过游戏化组队的方式,将所有成员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正在读研的我负责其中一组,带领几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展开相关设计。由于小组成员都是 「单身狗」,所以这个小组被命名为 「Single 小组」。
十四年前,我为诺基亚设计过「AirTag」
文章插图
▲Workshop 现场记录(2007 年 9 月,中间为颜其锋,左侧为作者)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所有小组成员不分昼夜地聚集在季铁教授的传播设计实验室里,做调研,出方案,画草图、设计原型和故事板。时间不够用,熬夜与堕落街的「帅哥烧饼」都是家常便饭,只是到了夜里十一点之后,要和门卫陈师傅斗智斗勇才能进入学院。
十四年前,我为诺基亚设计过「AirTag」
文章插图
▲小组成员工作记录(2007 年 10 月)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项目小组讨论并执行了三套方案。我提议了一个名为 「NeverLost」的概念:通过一个贴片与智能手机应用(App)相联结的方式,可以实现寻找物品定位的功能 —— 与今天发布的 AirTag 如出一辙。
02 方案在确定了 「找不到物品」 的需求之后,我们设计了寻物贴片式的 Tag。这是一个内置 Sim 卡(当时有 0 月租的套餐)的贴片,每个贴片都有唯一的 MAC 地址,以便与物品进行绑定,贴片采用光能板以持续为内置电池充电。
十四年前,我为诺基亚设计过「AirTag」
文章插图
▲NewvLost 寻物贴片(2007. 湖南大学工作坊概念视频截图)
十四年前,我为诺基亚设计过「AirTag」】在我们的设想中,这个寻物贴片可以通过悬挂(钥匙)、粘贴(钱包)、磁吸(文件夹)等方式与易丢物品相联结。
十四年前,我为诺基亚设计过「AirTag」
文章插图
联结后,可以将物品与诺基亚手机的 App 进行绑定,上传到云端数据库中,以备查找。
十四年前,我为诺基亚设计过「AirTag」
文章插图
▲ Tag 绑定过程(2007. 湖南大学工作坊概念视频)
查找时,通过手机选择对应物品,系统根据 MAC 地址向贴片发送信息,引发 Tag 的蜂鸣和闪烁,以帮助用户追踪到物品,相关的需求能涵盖到工作与生活中的诸多场景。
十四年前,我为诺基亚设计过「AirTag」
文章插图
▲物品查找过程(2007. 湖南大学工作坊概念视频)
十四年前,我为诺基亚设计过「AirTag」
文章插图
▲需求情境故事板(PPT 打印资料)
为了让产品有更大的应用范围,我们还将 「物品丢失」 这一问题细分成两种状态:一种是 「找不到」,一种是 「丢失」,对于两种状态,进行了不同的方案设想。
十四年前,我为诺基亚设计过「AirTag」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