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经社』股价掉了70%!网红第一股的危墙之下,如涵躺枪张大奕,但这不是重点( 二 )


可见 , 复制张大奕并非一件易事 。
一个更为冷酷的事实是 , 截止到4月17日 , 股价已经就此跌去了68.45% 。
02复制张大奕得不偿失
如涵控股和张大奕的亲密关系开始于2014年 。
彼时 , 电商市场正在从平面图片向更为多维的展示方式延伸发展 , 网红店长层出不穷、个创品牌势头正佳、电商直播方兴未艾……;而如涵控股正面临着一场中年危机:业务增速放缓 。
危机之下 , 创始人冯敏做了个大胆决定 , 和当时小有人气的店铺模特张大奕达成了合作 , 成立了“吾欢喜的衣橱” 。
“如涵-张大奕体系”由此而来 。
从上帝视角来看 , 如涵控股涉足网红经济正当时 , 张大奕也凭借着如涵控股成熟的供应链和运营系统迅速出圈 , 他们仅仅花了一年时间就成了淘宝服装品类的销量冠军 。
随后的两年间 , 二者在网红经济圈内还算低调 , 前者悄悄赚着钱 , 后者则默默收割流量 。 在此期间 , 如涵控股先后获得了来自软银赛富、联想君联、阿里巴巴的三轮投资 , 并于2015年7月借壳克里爱登陆新三板 。
直到2016年 , 张大奕首场直播观看人数突破了41万 , 2小时内成交额约2000万元 。 一代网红传奇诞生的同时 , 电商行业进入了网红带货的白热化竞争阶段 。 走在前面的如涵控股 , 在那一年的GMV已经超过10亿元 , 估值31亿元 。
那时候 , 李佳琦籍籍无名 , 被选中参加美妆直播培训奔赴上海的他 , 差点被一碗88元的拉面吓回老家 。
从网红经济蓝海一路遨游过来的如涵控股 , 就像是泡在蜜糖里一样 , 很快决定将公司彻底转型 , 一边将重资产的工厂剥离 , 一边则进一步开发KOL变现的轻资产布局 。 在上市之前 , 已经从一家服装贸易公司化身为网红经济服务商 。
在赴美上市的招股说明中 , 如涵控股提到 , 两大收入来源分别是电商业务和网红服务的收入 。 前者主要内容是自营 , 后者为第三方代理 。 在这两项业务中 , 起核心链接作用的就是网红 , 也就是张大奕 。
实际上 , 如涵控股不是不想批量生产张大奕 。 但现实是 , “红”这件事在流量的世界从来都是可遇不可求 。
曾经的张大奕如是 , 今天的李佳琦亦然 。
最新数据显示 , 2020财年第三季度 , 如涵控股旗下除三位头部主播以外的156名网红实现GMV共6.58亿元 , 不足公司整体GMV的40% 。
复制张大奕不行 , 以量取胜可否?如涵控股的经验是 , 大批量的孵化网红正在不断加大成本压力 。 2020财年三个季度 , 如涵的营销费用分别为7414万元、8017万元、8760万元 , 占比毛利润的比例均超过了50%以上 。
这也是过去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 。
思来想去 , 如涵控股把原因归结到“复制张大奕”上 。 按照运营模式划分 , 张大奕的店铺属于如涵控股自营板块 。 2019年如涵控股对这部分业务进行了大削减 , 集团自营网店从91家减少至22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