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 |侵害用户权益的App为何屡教不改? 专家建议从源头严格审查

近日 ,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了2022年第一批侵害用户权益的App 。
通报称 , 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 , 工信部近期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进行检查 , 截至目前 , 尚有107款App未完成整改 。 同时 , 检测过程中发现 , 13款内嵌第三方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存在违规收集用户设备信息的行为 。
 《法治日报》采访人员查阅通报名单发现 , 所涉问题包含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违规使用个人信息;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欺骗误导强迫用户;应用分发平台上的App信息明示不到位;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等 。
据了解 , 工信部从2019年12月19日通报第一批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开始 , 至今已累计通报21批App 。
采访人员统计发现 , 此次通报App所涉及的问题中 , 关于个人信息的违规使用和收集占半数以上 。
此次通报App所涉及的问题 , 主要集中于对用户个人信息的违规使用与收集 。 对于用户而言 , 一旦个人信息被泄露或者滥用 , 不仅可能遭遇各种广告、推销的骚扰 , 影响个人的安宁生活 , 还有可能成为网络诈骗等不法甚至犯罪行为的侵害对象 , 严重损害用户的权益 。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科说 。
在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长高艳东看来 , App对用户个人信息的违规收集 , 背后潜藏了个人信息泄露、违规使用等安全隐患 , 电信网络诈骗之所以泛滥 , 与个人信息泄露密切相关 。
高艳东说 , App的违规行为是对用户隐私权的侵犯 , 由于个人姓名、联系方式甚至家庭信息的泄露 , 用户时常遭遇各种广告、骚扰电话、诈骗短信等骚扰 , 这些频繁出现的信息对用户的个人生活安宁造成严重干扰 。 个别App对个人信息保管不善 , 甚至形成个人信息黑色产业链 , 为不法分子利用电信网络实施诈骗、人肉搜索等互联网违法犯罪提供了温床 。 个人信息是网络犯罪的上游产业 , 为下游各种犯罪提供了工具和便利 。
除此次通报中的所涉问题外 , 在此前的通报中 , 有些App还涉及不给权限不让用、账号注销难、私自共享给第三方、开屏弹窗信息骚扰用户等问题 。
据采访人员粗略统计 , 在工信部的21次通报中 , 工信部和地方通信管理局共通报近2000款App所涉及的问题2100余条 , 而涉及存在问题的App , 其中有的App不止一次被通报 , 还有App因在通报后没有及时整改而被下架 。
据了解 , 一旦发现未整改的App , 工信部会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要求 , 组织对其进行下架 , 相关应用商店在接到通报后会对未整改的App进行下架处理 。 针对部分违规情节严重、拒不整改的App , 属地通信管理局会对App运营主体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
长期以来 , 对于App的监管整改处罚一直在进行 , 而且越来越严格 , 但为何总有一些App依然坚持自我 , 仍在侵害用户权益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对此 , 高艳东分析认为 , 监管部门过多 , 责任划分不明 , 导致出现谁都可以管 , 谁都可以不管的现象 , 多头治理导致管理效果差 。 同时 , 对App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也不够 , 违法成本低 , 使得App违法者敢于挑战法律 。
虽然我国民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 但整体的维权意识仍有待加强 , 而且我国没有建立对个人信息被侵害的损失计算标准 , 导致索赔难 , 因此对所发现的违法行为 , 大多会选择做‘沉默的羔羊’ , 鲜有人会通过法律途径对App违法者提起诉讼 。 高艳东说 。
【 法治日报 |侵害用户权益的App为何屡教不改? 专家建议从源头严格审查】以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为例 , 个人信息收集过程中收集者与被收集者的地位明显不对等 , 个人信息的收集常常具有隐蔽性的特征 , 用户对于信息收集的过程缺乏可感知性 , 相关技术的发展迭代迅速 , 也使得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 。 程科说 , 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 , 个人信息具有非常大的经济价值 , 促使某些App铤而走险 , 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
对此 , 程科建议 , 除继续加强对App的定期检测、通报与限期整改外 , 还应进一步落实各平台的主体责任 , 特别是对于应用商店而言 , 应督促应用商店建立完善的App上架审核机制 , 并实时自查 , 发现问题App及时清理下架 。 此外 , 职能部门应完善对App违规行为的举报监管体系 , 保证用户维权通道的顺畅 , 进一步简化维权程序 , 降低维权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