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李天天谈互联网医疗:疫情红利回落,整个行业还处于早期|36氪专访 | 丁香园( 二 )


到2021年,各个企业其实已交出了自己的一些答卷,市场也看到了一些结果。无论是上市还是没上市,但市场对这些业务的理解更深入了,市场也就做出了它的判断和选择。
上游与下游36氪:在最近的一些采访中,你将医疗健康行业划分成上下游,这是怎么个分法?
李天天:对,我们是把医疗健康行业划分成上游和下游,下游的话其实更多的是以疾病为中心,上游更多的是以健康为中心。在下游更多的是服务患者,面对的是疾病的诊疗、药品的供给等事情,我认为这些是有价值的。
但是我们去分析这个行业,我们认为下游的行业环境是风险更高、管制更严格、监管更严厉,用户的频次更低。这样的环境,其实对像丁香园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会很不友好,我们判断下来,可能下游对我们这样的企业并不适合。
所以我们坚定的走向上游,上游更多的是以生活方式为中心,它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它是以大众的生活方式为中心,我们关注的是你的健康、你的生活、你的习惯、你的出行、你的工作,包括比如说宝宝的问题、脱发的问题、超重的问题、口腔的问题、过敏的问题、睡眠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高频次的发生在我们生活当中的,而且这些问题更多的是一种常见的小问题,它的风险很低,那么这一块更加适合像丁香园这样的企业去生存和探索。
36氪:上游和下游,各自的风景是怎样的?
李天天:我自己是一名临床医生出身,我对于下游的场景是非常熟悉的。下游更多的是院内场景,大家做的是想办法把开药、做检查、问诊等医院的这套东西复制到线上去。
但在过去的7年间,我们不断的去探索,慢慢从下游走到了上游。上游的场景比如居家、生活、工作等这些场景可能以前没有那么明显的被人感知到,但是在疫情过后,其实这些场景是被大大的激发了,出现了强劲增长,大家更关注手部的消毒,妈妈希望自己的宝宝更加健康、超重人群希望能够吃到低糖、低脂、低卡的食品。这是个很大的商业场景,举个例子来说,很多消费类的赛道正在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希望去把健康的属性叠加到自己的产品中来。
36氪:外界有传言,医药数字化营销是为丁香园贡献收入最多的核心业务,可以这样理解吗?
李天天:我们很多业务其实还在一个早期探索阶段,我们现在不太轻易去下这样的判断说哪块业务是核心,哪块业务是非核心,但是数字化营销的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可以帮助我们的企业合作方能够跟丁香园形成长期的伙伴关系,大家共同去探索。
关于具体数字我没有办法透露。但我可以讲的是,我们to c的营收已经超过半数了。
竞争、护城河和终局36氪:你认为对用户来说,丁香园有不可替代性吗?
李天天:我认为,丁香园的不可替代性就是我们在过去几年间完成的一系列重要的改变,这跟行业里很多人对于互联网医疗公司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大家往往一提到互联网医疗的时候,提到的都是问诊、卖药、处方、转诊、慢病这样的一些东西。但我们跟这些完全不一样,如果就用这样几个业务去定义互联网医疗的话,我可以说,我们就不是互联网医疗公司。我们是一家健康领域的专业产品和优质服务的提供商,我们完成了从医疗到健康的转型,完成了从下游到上游的转型,完成了从原来单纯的公众号到产品、服务、内容综合提供商的转型。
我觉得这三个转型对丁香园也好,对我们的用户来讲也好,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也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为什么没有人能替代这个东西,因为到今天,所有的互联网医疗公司基本上都在下游,没有人走到上游来,丁香园是走到上游来的一个企业。
第二,所有的企业都没有像丁香园这样的“D+C”战略。我们在医生端已经做了20多年,中国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具有这样的一个优势和领先地位,我们在医生中的影响力和品牌,还有给医生提供的帮助,在全行业来讲,都是number one的,至今也无人超越。而且我们还在不断的进化,我们开始拿医生端的优质资源,去服务C端在上游的需求。
这个战略是让丁香园能够区别于市面上绝大多数互联网医疗公司的战略。那么对于用户来讲,用户是不是喜欢,用户是不是认可?这个完全可以从我们的产品的排行、营收的规模、盈利的规模等数字上看出,虽然我今天不可以透露给你,但是总有一天你可以看到。
36氪:在行业呆了这么多年,你碰到过非常值得尊敬的对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