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心灵捕手"叶国富:用兴趣消费撬动年轻人

步步高|"心灵捕手"叶国富:用兴趣消费撬动年轻人
文章插图
浪潮导读:IP、盲盒、手办、二次元,一次次的冲击让叶国富发现了年轻人的消费密码。
作者 | 沈帅波
有人说,等你成熟了,就喜欢喝威士忌和老茶,因为里面的味道层次丰富,虽然我现在还喝不出威士忌的独特风味,但我逐渐相信那些喜欢的人,可能真的是能喝出区别。
有时候,我突然想起某年某月在大概某个地方,见过一个人,当时很风光,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这些年,风口太多,熄火也太快。久了,我就会对很多事情产生钝感。亦对很多概念产生了抗体。
我也逐渐相信,那些能够不断地敏锐捕捉到生活和人心真谛,并不断调整自己跟上世界节奏的企业家和企业,总是能穿越周期,有所沉淀,变成更好喝的“威士忌”。
那些可以捕捉到人心真谛的人被称为“心灵捕手”,我们文章中多次出现的叶国富就是其中一位。
2013年9月,大概是广州一年中最热的月份,但更热的还有叶国富焦急的内心。
名创优品第一家测试店开在了一个居民区,交通便利,人气很旺,但开业三天后销售只达预期一半。于是第二家店立刻进行了调整:开在广州市最繁华的北京路中华广场,生意火爆。
由此,名创优品改变选址策略,由城市周边区域转到核心区域,并最终形成选址标准:锁定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黄金地段的购物中心和人流密集的步行街。明确中国市场的目标客户:广义上拥有一定可支配收入的消费者。第一年4亿销售,第二年20亿,第三年50亿,5年时间3500家门店,180亿销售。
而2013,2014年中国商业的另一个侧面是:李宁、安踏等这两年又翻红的线下大连锁,面临品牌老化和电商的冲击,在全国大量商业地产退出了大量的优质物业,而这一些物业,后来顺势转成了名创优品的门店。
叶国富的成功是因为捕捉到了经济结构及动力切换过程中留出的新空间。那个时间窗口,是稍纵即逝的,是隐秘的,是多种因素结合的。
如果单一理解为是组一盘货,亦或是搞一个平价品牌,亦或是一个新的加盟模式,我想都是片面的。
叶国富的“心灵捕手”能力让我想起了另一位大佬。
段永平,一个在我眼里一直被“幸运女神”眷顾的男人,总能踩中时代的脉搏,当段永平凭借一美元买入的网易股票身价暴涨后,大多数人在内心认为:他其实就是“走运”而已。
然而,我们都知道:真的没有人只靠幸运走很远。
小霸王时代,段永平凭此把一个负债累累的电子厂做到产值10亿,随后向集团提出改制被拒绝。1995年,并未失意的段永平成立步步高,转向了VCD、学生电脑和无绳电话机。步步高无绳电话只用两年的时间,就占得全国无绳电话市场第一份额。
到1998年底,步步高VCD已成功杀入行业前三名。让当时不看好他的人都大吃一惊。
2001年,段永平投入了3000万占了OPPO10%的股份,OPPO内部上下都有步步高的员工。而就在那几年,步步高还注册了VIVO品牌,如今,VIVO和OPPO亦敌亦友成为中国手机市场关联最紧密的品牌,也是世界排名靠前的手机品牌。
凭借智能手机时代的豪赌和远见,段永平这次更加收放自如地站在幕后迎来了又一次高光。
在进入到互联网时代,那个被视为“弟子”一般被段永平带入巴菲特午餐的黄峥,在步步高创业两三次郁郁不得志后在2015年创立了拼多多。
段永平用接近30年时间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力,一次次穿越周期的成功让我们相信那真不是幸运。
从创业初期开始,叶国富在零售领域用自己的判断力一步步寻找消费者内心的关于美好生活的真谛,每个时代下都有一群印记鲜明的年轻人,叶国富也在自己“心灵捕手”的角色里上演“周期穿越的神话”。
从2013年年末第一家店的远不如预期开始,叶国富并没有做更多尝试,就把门店选址定在了繁华的商业区。看似是门店选址的变化,实则是对消费者内心深刻认知的变化。他并不会盲目一根筋,而是审时度势。
叶国富把改革开放后的消费时代划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是低价消费阶段,从改革开放到2010年左右,价格是消费者购买产品最关注的因素。
第二是性价比消费阶段,从2010年到2018年前后,小米、京东、名创优品、优衣库等消费品牌和互联网平台的崛起,消费者除了关注价格外,也开始关注产品性能。
第三是兴趣消费阶段,萌芽于近两年,随着Z世代成为主流人群,年轻人开始愿意为情感价值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