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中国父母进入“依法带娃”时代 一部新法引导家庭教育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也是家风传承的重要时刻。2022年,《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施行,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有人说,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新的法律,也正在感染着每个立德树人的小小家庭。现在正值新春佳节,又处在孩子们的寒假中,您是如何陪娃带娃的呢?今天,我们将带着大家的疑问,采访各领域专家,一起探讨学习这部新法。
“依法带娃” 首先明确家长责任
网络热词“依法带娃”中的“法”字,说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部法律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也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
那么这是一部怎样的法律呢?在法学专家看来,法律首先明确了家长的责任,体现出家庭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
文章插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石佳友:法律明确讲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立法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因此,法律也提出了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是父母及监护人不可推卸的职责。但是,家长们难免会有疑虑,自己会不会变成孤军奋战。《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明确给出了方向,那就是,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父母的事。
文章插图
北京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会长 佟丽华:家庭教育不仅是父母的事,也是国家和政府的事,就强调了家庭教育未来应该列入公共服务体系,列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政府要有专门的规划,要拿出钱来,该购买服务购买服务,得有人去开展这项工作,包括要孵化一些家庭教育类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也强调了这样一些专业的社会组织的参与。
树立正确家风 家庭教育促进法指明方向
除了谁来教,《家庭教育促进法》针对教什么、怎么教,同样指明了方向。 翻开《家庭教育促进法》,大家一起来读法: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六条规定,家长要培养未成年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热爱劳动的观念等。
在法学专家看来,家庭教育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家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文章插图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朱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作为家长来说应该比如说我们的优良的文化传统,我们优良的这种文化底蕴要纳入到全面纳入到孩子教育过程之中去。
文章插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石佳友:这些都要求我们用正确的思想,这里头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道德观,这些非常重要,让他明白起码的是非。法律本身明确规定是说家庭教育里边树立正确的家风,要加强家风建设很重要,家长要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教育未成年人。
落实“双减” 如何完善家校协同
在《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相关法律条文也呼应了“双减”政策。在这个“双减”各项措施逐步落地后的第一个长假,您是准备如何带娃的呢?您有哪些困惑,又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呢?
面对家长们的困惑与焦虑,关于他们能得到哪些帮助,法学专家指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不仅从法律层面指导家长们按照法律规定去教育孩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引导全社会来共同关注和参与,来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
首先,《家庭教育促进法》向中小学校、幼儿园提出了法律要求。 翻开《家庭教育促进法》,大家一起来读法: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
文章插图
北京市黄城根小学副校长 张颖:我们对学校的老师也进行了深入的培训,如何去提升教师这种课堂教学质量,可以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负担,很多过重的包括重复性的作业我们就不会出现了。这样就减轻了家长的一些负担,更多的时间留给家长进行这种亲子的陪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