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2022汽车芯片争夺战,开始了!( 二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车企自研芯片在技术和成本上要求都较高 , 目前国产大部分自主芯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功耗偏高的问题 , 要想造出品质车机芯片 , 它们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时间成本 。
与完全自研芯片的小部分车企不同 , 更多车企还是选择了与半导体厂商或创业汽车芯片公司合作造芯 。
【Apple Watch|2022汽车芯片争夺战,开始了!】比如 , 北汽产投与Imagination合资成立北京核芯达科技有限公司;上汽与英飞凌合资组建IGBT企业上汽英飞凌汽车功率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吉利集团控股的亿咖通科技与Arm中国合资建立了湖北芯擎科技······其他车企也开始积极和国产芯片企业形成有效互动 。
无论是与芯片厂合作还是自主造芯 , 都表明能最快拿到更多芯片是目前车企的第一要义 。
缺芯减产对于车企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 , 尤其是对于过于依赖进口芯片的中国车企来说 , 供应链的安全保障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重要命题 。 “缺芯”潮是对汽车产业链的一次重塑 , 面对行业大考 , 一众车企均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
03转机:缺芯潮或止于今年
很多人都在问 , 缺芯潮究竟何时结束?
中汽中心此前预计 , 到今年三季度 , 芯片供应将得到大幅缓解 。 摩根大通也表示 , 芯片供应情况可能在2022年下半年得到根本性改善 。 虽然小幅度缺芯有可能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常态 , 但大面积缺芯潮大概率会在2022年下半年结束 。 届时 , 我国汽车市场的潜在活力将基本得到释放 。
尽管各方的预测一致向好 , 但他们也不否认供给仍然紧张 , 保持供需平衡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 从目前情况来看 , 面对汽车芯片旺盛的市场需求 , 产业投资热度也在持续升高 。 为满足芯片供应 , 多家国际芯片大厂已经启动建设新工厂和扩大现有工厂产能的计划 。
其中 , 三星砸了百亿美元在美国建厂;电装也投资了1.6亿扩大在马来西亚的车芯产能;中芯国际投资了153亿在深圳建厂 , 产能将提升25% , 可谓力度惊人;台积电新增28亿美元投入汽车芯片生产……除此之外 , 联电、格罗方德、SK 海力士等国际芯片大厂也都宣布了扩产计划 , 芯片企业扩产潮在全球如火如荼的开展 。
不仅行业企业在求变 , 各个国家和地区也在转变 。
芯片荒给各国芯片产业发展提出更高制造需求 , 进而引发芯片竞争焦点的转变:从过去的设计领域转向制造领域 。 在此背景下 , 包括中美日韩欧等国家与地区都出台了全新的芯片发展战略 。
例如 , 美国计划投370亿美元加强芯片制造;欧盟计划建立半导体联盟;日本筹划国家芯片计划;韩国计划为芯片厂商提供税收优惠与补贴;中国也在加大芯片制造投入 , 去年上半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高端芯片是“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
此外 , 多方数据表明 , 随着负责芯片封装、测试的东南亚地区疫情趋于稳定 , 全球汽车芯片供给已经从2021年四季度开始恢复 。
1月12日 ,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在工信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 随着疫情转好以及芯片企业持续扩产 , 芯片产能将在今年下半年陆续释放 , 预计2022年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情况将会逐渐缓解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也称 , 随着芯片市场调节机制逐渐发挥作用 , 以及在各方共同努力下 , 芯片短缺问题将在今年得到缓解 。
不过 , 也有观点认为 , 芯片短缺在2022年不会有根本性的好转 , 毕竟芯片产业是个高投资、长周期的产业 , 在短期内并不可能扭转局势 。
要从根本上解决缺芯 , 一方面需要扩大供应 , 但作为高新技术产品的车规级芯片上市前需要经过研发、设计、生产等长周期流程 , 绝非一蹴而就 。
另一方面 , 从中短期来看 , 国家和行业还是要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 , 将芯片市场角落深处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不良行径挖出来 。 只有这样 , 才能让缺芯问题得到实质性改善 。
2021年 , 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 疫情冲击、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在诸多不利因素下 , 这一年的中国汽车产销总量依然位居全球第一 , 为中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
2021年已经过去 , 汽车芯片领域留下了一地鸡毛 。 进入2022年 , 各车企大佬在畅想未来时 , 言语间依然透露出对芯片的渴望 。 今年汽车芯片行业将走向何处?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