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机|大人迷抖音,孩子迷游戏,本质都是触碰了上瘾机制,3招解决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一系列的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这类电子通讯产品与人们的生活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低头族越来越多,走在大街上、公共交通工具上都可以看到人们手捧一部手机,全身心关注在那小小一方的荧光屏上。
我遇到过不止一位的家长给我说过自家孩子沉迷电子设备的问题,然而现实情况中,说实话很多家长也都会出现\\\\\\\"贼喊捉贼\\\\\\\"的情况,自己也是沉迷者。
文章插图
非盈利组织Common Sense Media发布报告显示,68%的受访青少年表示晚上入睡前会将手机等移动设备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29%的青少年表示会将手机带上床,陪伴自己直到入眠。
很多青少年将手机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正是为了便于查看消息,另一部分青少年甚至将手机当做\\\\\\\"安眠药\\\\\\\",只有抱着手机才能安然入睡。
而在很多家庭中,家长也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依赖,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已,但这样的情况也是在孩子面前起到了不良的引导示范作用,也是导致沉迷手机的原因之一。
但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沉迷于电子网络事件,其实本质上都是触碰了\\\\\\\"上瘾机制\\\\\\\"。
一:什么是上瘾机制?家长们肯定都比较疑惑什么是上瘾机制,在这里给大家做简单的说明:
上瘾机制这一概念出现于美国作家尼尔·埃亚尔、瑞安·胡佛合著的《上瘾》一书中,总的概括就是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并对此产生依赖(上瘾)的一套模型。
上瘾机制主要包含四个阶段: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
文章插图
接下来我们就解释一下孩子是如何在上瘾机制下对手机产生痴迷的。
1.触发,孩子接触手机的第一步
触发就是提醒人们采取下一步行动,新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平台,而\\\\\\\"触发\\\\\\\"就是促使你做出行为改变的基石。
触发又可分为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这里的外部触发可以理解为:
付费型触发、回馈型触发、人际型触发,以及自主型触发。
而真正起到影响作用,并导致孩子们采取下一步行动的还是内部触发。
当手机与自己的思想、情感,或是原本已有的常规活动发生了密切联系,这里体现的就是内部触发。
当孩子进入触发阶段时,于是和手机建立了更深的连接。
2.行动助推孩子上瘾
斯坦福大学的福格认为,要使人们行动起来,三个要素必不可少:充分的动机;完成这一行为的能力;促使人们付诸行动的出发。用公式来呈现即:B=MAT。B代表行为,M代表动机,A代表能力,T代表触发。
文章插图
当孩子真正接触到手机时,通过行动从手机上获取了心理上的释放,这会助推孩子形成依赖心理,从而慢慢逼近上瘾范围。
3.酬赏满足孩子需求,激发使用欲
《上瘾》一书中说到,产品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使用欲望,这种带给人满足感的\\\\\\\"酬赏\\\\\\\",就是第三阶段——多变的酬赏。
那么什么叫多变的酬赏呢?
目前多变的酬赏主要表现形式为:社交酬赏、猎物酬赏、自我酬赏。
主要也就是表明孩子从手机使用中得到的满足和成就感,手机本身也在不断迭代更新,以满足用户不同阶段的需求,正是这种\\\\\\\"无穷的多变\\\\\\\"进一步提高了孩子对手机的黏性和忠诚度。
4.投入让孩子更加的留恋忘返
当孩子在使用手机上投入时间精力甚至是金钱的时候,这也就容易导致孩子成为\\\\\\\"回头客\\\\\\\",总是忍不住再次使用手机。
文章插图
正如《上瘾》书中所提到的三点:我们总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总会尽力和过去的行为保持一致;我们总会避免认知失调
这三点也正是孩子为什么会增加投入的原因。
二:及时引导孩子走出上瘾机制沉迷电子设备,贪恋信息网络的后果大家应该都了熟于心。
首先,这会使孩子的大脑萎缩,沟通与记忆能力下降
- 畸形|怀孕后不能玩手机虽然可能会导致胎宝畸形,但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 睡觉|孕妇不要这种姿势睡觉,对腹中胎儿影响很大,尤其第一种
- 胎儿|喝腻白开水的孕妈,也可试试以下饮品,既缓解孕吐对胎儿也更好
- 准妈妈|孕妇睡觉前,尽量别做这5件事,对孕妈和胎儿都有害
- 南書房|还记得“第一巨人”鲍喜顺吗,曾不顾医生反对生下一娃,现怎样
- 双胞胎|60岁生一对双胞胎女儿的盛女士,十年过去,现状如何
- 春末夏初|孩子若能在这3个时间出生,或许大人小孩都有福,占一个也算幸运
- 标准|寒假给小吃货买什么?国内首个儿童零食标准,按这个来买就对了
- 青春期|孩子属于中上还是偏矮?对照2021身高表,助娃发挥长高潜力
- 玩手机|玩手机会不会毁掉孩子的“前途”?看完这项调查,希望家长别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