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新春佳节,借父母一双耳朵

虎年新春,人民日报新媒体与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听妈妈的话”全网暖心互动。活动主办方请网友跟妈妈多聊聊天,听听她的故事和唠叨。如果今年没回家,也请给妈妈多打电话说说心里话,并且欢迎大家上传照片、视频,分享与妈妈的故事,晒出与妈妈的通话。

都说中国人重视亲情,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实际上,重视家庭伦理与亲情观念,在全世界都是共通的主题。只不过中国人对于父母的感恩之心,有独特的表达方式,比如我们很少像西方人那样,把“爱你”挂在嘴边(年青一代也许有所改变),又或者,做得多说得少。总体上,亲子之爱的表达较为内敛含蓄。

随着社会经济的极速发展变化,家庭观亲情观面临转型,代际交往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一是更多人成年后离开原生家庭到其他地方工作生活,告别了父母的耳提面命,与家里的联系依赖于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因此家里得到的信息多少取决于你想让父母知道多少。二是年轻人更强调个人独立生活空间,即使同在一个城市,许多人倾向于不与父母同住。不少年轻人甚至认为,与父母住处的最佳距离是“一碗汤的距离”(子女从自己家中给老人住处送去一碗汤,汤送到老人手中还不会降温变凉)--对父母生活上保持照顾,又享有充分自主权。

从传统上讲,儿女对父母的赡养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而现在许多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大,年轻人自顾不暇,孝心更多体现为“精神赡养”,比如跟父母打电话、微信聊天,询问父母健康状况,谈论自己的学习生活。但不少年轻人喜欢“报喜不报忧”,不顺心的事更多选择与亲近的朋友或者同学聊。与父母的“代沟”,不在于通话次数的多少,而在于话题的狭窄和有限,比如一般只聊生活,而关于价值观的“精神对话”较少。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意义的沟通,依然是当代亲子关系面临的重要课题。

要做到有效沟通,第一步恐怕还是要学习做耐心的倾听者。像“听妈妈的话”这样的活动,重点并不是对妈妈的话言听计从,或者做个“妈宝”才叫孝顺,而是在母亲有表达倾诉欲时,学会倾听。妈妈们也许有说得不对的地方,甚至絮絮叨叨让人烦躁,但有时老人只是需要你的耳朵,需要电话那头儿女的一点时间。人们常说养育之恩当涌泉相报,与父母聚少离多,借给她老人家一双耳朵又何妨?

当然,不仅要听妈妈的话,爸爸也常常需要找人倾诉。我们说高质量的亲情交流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父母换位思考,努力跟上年轻人的所想所思甚至行为方式,这是孩子愿意听你说、愿意跟你讲的关键。生活中常常可见那些与子女无话不谈的“潮爸”“潮妈”,这样的家庭,大多平时就气氛民主、交流平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信赖关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需要日积月累,需要父母自己做好表率--不仅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父母与祖辈、父母与亲友之间也是如此。

原生家庭|新春佳节,借父母一双耳朵】(原题为《新春佳节,借父母一双耳朵》作者 吕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