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城市大脑“驾驶舱”建成投用
文章插图
建设“城市大脑”是落实“五新”政策,发展“新基建”的一个重要抓手。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从海淀区获悉,日前,包括海淀城市智能运行指挥中心(IOCC)、AI计算处理中心、“时空一张图”项目等在内的海淀“城市大脑”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海淀城市治理进入智能化时代。
海淀“城市大脑”综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孪生、精准调度,数据反哺、协同联动,AI赋能、自我成长,实现对城市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的流程再造、模式创新、效率提高,是支撑和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有了“城市大脑”,以往靠人力盯守、巡查的很多城市治理问题,靠智能化设施就能解决。不但解放了人力,而且更加精准精细。海淀全区的道路、建筑、城市部件、重点区域等实时画面和数据汇聚在一起,遇到突发事件,不用到现场就能高效开展指挥调度。
海淀区城市服务管理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淀“城市大脑”按照“1+1+2+N”架构模式建设,即一张感知网、一个智能云平台、两个中心、N个创新应用。截至目前,感知网、AI计算处理中心、大数据中心、时空一张图、海淀城市智能运行指挥中心(IOCC)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
其中,海淀城市智能运行指挥中心(IOCC)位于海淀区政府第一办公区主楼内部西侧,由多功能指挥大厅、视频会议室、网络舆情监控指挥中心及会商室、技术保障间等配套功能区组成,被称为海淀“城市大脑”的“驾驶舱”和“神经中枢”。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态势预测、协同联动和智能指挥调度,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能力,促进城市管理科学化和决策智能化,形成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模式。
“时空一张图”项目作为海淀“城市大脑”时空信息的重要载体,汇聚了海淀区基础地理信息、行政区划、二三维地图、海淀区既有建筑物数据、海淀区城市部件数据、城市治理领域相关单位业务数据等249个各类专题地图数据,实现了部门之间时间和空间数据的融合,政务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的一体化融合。
据介绍,按照海淀城市大脑“需求牵引、业务驱动”的工作思路,“时空一张图”项目未来将着眼于三个方面发展。一是建立一张图平台的标准地图规范,持续推动各部门数据汇聚和数据体系建设;二是梳理对接各委办局、街镇对时空一张图的进一步需求,推动在城市治理、街镇基层工作等领域的深化应用;三是基于时间、空间、业务场景、社会数据等方面提升平台能力,进一步探索一张图平台在城市治理领域创新应用,构建真实、动态的反映城市状态和变迁信息的“数字孪生城市”。
【海淀城市大脑“驾驶舱”建成投用】文/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 王斌
- 智能网联汽车|我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公布
- 租赁|我爱我家:公司因承接不符租赁条件房屋,接受海淀区3万元处罚
- uber|一场28公里的城市晚高峰智能驾驶挑战是如何完成的
- 智慧城市|家电赛道洗牌步入深水区,头部品牌联手苏宁易购加速抢占高端市场
- 基础层|智慧城市的长坡上,平安、华为、阿里、腾讯的“雪球”还要滚多久
- 框架|上海交通大学过敏意:面向城市治理的图智能分析框架
- t环卫、物流、乘用车组局 Robo-City,这家创企要做城市道路自动驾驶平台型技术
- sm2021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人民城市人民建(We are the cities we make)
- 章鱼|边缘计算,联想大脑-Edge AI的C位出道
- 阿里巴巴|阿里云在全球44城落地城市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