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逆电商,大厂的自救与补全( 二 )


难以渗透的原因有多重因素影响,但是按照电商平台的企业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来看,正如亚马逊布局线下服装店时所说,改善客户体验是电商布局线下零售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样的说法,也曾出现在2017年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新零售论坛上。当时,嘉御基金创始人、前阿里巴巴B2B公司CEO卫哲在现场分享了一个观点,他认为马云提出的新零售其实是变相承认了电商不完美、电商不是万能的。
在卫哲看来,电商存在的数个软肋,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点:一个是用户体验在部分品类上表现得非常不完美,另一个是电商经营成本将逐步提高。
先看用户体验不完美,以生鲜品类为例,可以看到以阿里为主的老牌电商平台逆行补的第一课。
作为三次搅动电商行业的“鲶鱼”品类,生鲜可以被称为淘系电商和京东的软肋。
第一次在2015年,拼多多的前身拼好货基于微信,以生鲜作为切入拼团电商的品类,随后暴涨的订单量,使创始人黄峥意识到社交电商的巨大机遇,之后力推旗下拼多多和拼好货合并,并全品类逐步发力,最终打破阿里、京东的封锁。
第二次在2018年,每日优鲜等垂类电商,以前置仓切入生鲜电商,实现亏损上市,生鲜再一次搅动以前置仓为即配的电商行业;
第三次在2019年,在疫情封城的特殊节点,兴盛优选等以社区团购切入生鲜电商,最终引发美团等巨头入局,甚至使美团从服务电商拓展至实物电商。
以生鲜为切口,试验并发现新的电商模式,同时在生鲜的基础上逐步扩充全品类,实现平台级发展。这成为以服贸、电子数码、食品饮料为主要品类的阿里等主流电商平台,永远难以堵死的缺口。
生鲜能够成为难以堵死的电商“鲶鱼”的原因在于,作为集高频刚需、时效性、性价比等多种需求为一体的特殊品类,用户体验永远具有改进空间。
比如,此前永辉以生鲜的性价比为商超引流,助推自己成为中国连锁商超龙头企业,生鲜引流成为线下商超的经营共识。之后拼多多同样以性价比引流,但是其社交拼团的线上玩法,大大提高了生鲜的引流效率。
引流之外,生鲜的用户体验还有更快的配送、更新鲜的品质等优化空间,在这个用户体验优化的空间上,被每日优鲜、盒马等以更快的物流配送,更高的品质分类所满足。
借以此,布局线下生鲜实体,对于阿里等电商平台来说,向上可以更好地满足线上用户体验,向下进一步提高线上生鲜的渗透率。医疗健康、家居电商同样如此。

线下|逆电商,大厂的自救与补全
文章插图
在电商的不同发展阶段,提高电商渗透率的主要方式就是拓宽品类,目前已有的较易电商化的品类,服装、数码电子、食品饮料等轻服务的标品,渗透空间基本见顶。
这样的情况下,进入电商的高级阶段,弯腰下场实体零售门店,把过去用户体验难以被电商全部满足的软肋品类,重新以数实融合的线上线下方式协同优化,成为老牌电商平台继续提高渗透率和自身壁垒的主要方式。
另一个则是伴随着竞争加剧,商家不断攀升的电商经营成本,使阿里等平台传统的流量广告收入方式可提升空间受限。比如在宏观政策的影响下,阿里等平台在今年开始提倡降低商家经营成本。
但是作为平台方,在存量竞争的电商市场,阿里等平台的获客成本是在不断提高的。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平台如果试图降低传统平台经济收租变现的盈利方式,那么,直接下场干实体零售经营,借助电商平台的生态能力,或许是逆向做实体的另一个原因。
一方面,在经营成本上,得益于技术发展,实体门店降低的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使线上电商不再具备过去的碾压式经营优势。
另一方面,不同于传统互联网思维,线上流量反哺线下客流的单方面流量逻辑,以线下实体客流为基础的品牌效应,同样可以反哺线上流量。
国际购物中心协会市场调查委员会,2018年根据美国市场发布了一个最新的电商和实体店影响的报告(The Halo Effect-How Bricks Impact Clicks),其中的一些概要性的数据,则证明了实体店对于电商的反哺:
1、开一个实体店增加网上点击率37%;
2、对于新兴品牌,一个实体店平均增加网上点击率45%;
线下|逆电商,大厂的自救与补全】3、对于已经建立的品牌,一个实体店平均增加网上点击率36%;
4、在一个市场关闭一个实体店,相应市场的网上点击率降低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