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孩子的听不见,有6成原本可以避免?这5件行为,多数父母都忽视
正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
孩子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孩子的健康问题也时常需要我们关注。
但要知道,近几年的孩子的听力问题,却要比我们想象中还要糟糕得多。
文章插图
6成15岁以下儿童听力障碍,原本可以避免?
早在2021年11月9日,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就共同发布了一则听力健康蓝皮书:中国听力健康报告(2021)》。
在蓝皮书上指出,据世卫组织调查显示:在听力障碍人群中,大约有6成的15岁以下的儿童听力障碍是可以避免的。
而超过30%的儿童听力障碍,主要由麻疹、腮腺炎、风疹脑膜炎和耳病而引发的。
大约17%的听力障碍是因早产、低出生儿童、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黄疸等孕产并发症引起,有4%的儿童听力障碍是由孕妇、新生儿服用耳毒性药物而导致的。
文章插图
哪些行为会让孩子的听力受影响?
一、用力捏鼻涕
孩子在感冒时会出现流鼻涕的症状,多数父母在给孩子擦鼻涕时方法不正确。
在给孩子捏鼻涕时,会将孩子的两个鼻孔一起捏住或者用手捏在孩子鼻翼的两侧,让孩子用力,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鼻涕中含有很多细菌,当鼻涕受到压力时,会从鼻孔到达咽鼓管,从而导致中耳炎,而且这种吸鼻涕的方法也不能将鼻涕完全咳出。
二、强行给孩子灌药
孩子体质比较弱,经常出现感冒、拉肚子等生病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生病时,灌药是非常困难的。很多孩子不肯配合家长好好吃药,所以家长会捏住孩子的鼻子进行灌药。
捏鼻子灌药行为只会让孩子更加不配合,在哭闹的过程中,药水很容易进入咽鼓管,从而引发中耳炎。
文章插图
三、喂奶的姿势不正确
很多新手妈妈给孩子喂奶时没经验,不知道喂奶姿势和体位还有讲究,所以对喂奶姿势和体位不太注意。
其实,不正确的喂奶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听力。孩子平躺喝奶或孩子的身体长时间处于一个水平位,在喂奶时容易出现呛咳的情况。
呛咳时,奶水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很容易造成炎症,影响孩子的听力。不知道喂奶姿势和体位的妈妈们,可以请教有经验的老人或者咨询医生。
四、掏耳屎
耳朵中的耳屎对保护外耳道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帮助我们抑制耳内的细菌。
有一些爱干净的妈妈,看到孩子耳朵里稍微有一点耳屎,就立马进行掏耳屎行为。在掏耳屎的过程中,万一孩子不老实,尖锐的掏耳勺会导致孩子骨膜受损,听力就会受到影响。
平时没必要经常给孩子掏掏耳屎。通常,耳屎会在孩子说话、吃饭和运动时排出,改掉经常给孩子掏耳屎的习惯。
文章插图
五、别让孩子长期处在娱乐性噪音暴露
如频繁使用个人音频设备、长期接触各种强音刺激等,会让孩子直接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听力损失。
而噪声的暴饮强度、时间以及个体易感性差异等,是目前公认的独立危险因素,久而久之,会造成全频率段听力过早进入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阶段。
目前噪声性听力,是没有特效药治疗的。
文章插图
总的来说,以上的这些行为都会伤害到孩子的听力,父母一定要重视。要想保护孩子的听力,这些措施一定要避免。
此外,在逗孩子玩时,不要拍打孩子的脸,如果不小心拍打到耳朵,耳膜在大冲击力下受到损伤,就会出现穿孔的现象。
文章插图
【 父母|孩子的听不见,有6成原本可以避免?这5件行为,多数父母都忽视】
- 孕妇|孕妇生下罕见“双头婴”,众人都来围观,专家的话却令人担忧
- 绒毛促性腺激素|孕妇可以吃草莓吗?吃草莓的好处要知道,并非补铁补血那么简单
- 畸形|怀孕后不能玩手机虽然可能会导致胎宝畸形,但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 孕妈|临近预产期,每周一次的胎心监护做还是不做?认识到这两点很重要
- 妈妈|孕期有6种情况表明可能怀的是男宝,中三条以上的,迎接小王子吧
- 穿山甲|新一届的孕妈迷信行为大赏,第一个就是重灾区
- 占地方|养娃后钱都去哪了这些“鸡肋”的母婴用品,希望你没买过!
- 石章|女子学车不到一个月,就和教练谈起了恋爱,怀孕后坚持要生下孩子
- 优生|娃出生的体重不仅代表健康,跟智力也有关系,这个体重智力最好
- 健康|孕妈们在孕期要注意,为了宝宝们的健康,这几类食物最好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