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家长一个疏忽,孩子少长这么多!春季孩子要长高,这么做准没错!
春天到了,正是出游好时节,而在宝爸宝妈眼里春季还有一件大事:长高!
文章插图
都说春季是生长的黄金期,家长也越来越看重孩子身高,但往往“用力过猛”,本想着拔身高却补成了矮胖墩,这样的新闻生活中也很常见。那么,春季长高怎样做才正确?什么样的情况才需要人为干预?生长激素能用吗?安全有效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专家把儿童春季生长常见问题一一说清楚10岁半女孩提前发育,成年身高不容乐观春季儿童身高确实长得非常明显,对家长来说,要抓住这个时机科学合理地帮助孩子长高。“最近我们儿科门诊,绝大多数儿童都是家长带着来看生长发育的,需求量非常大。”浙大一院儿科主任王春林主任医师表示,门诊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因为观念误区或方法不当而错失最佳治疗窗口的患儿,前不久的一个周末门诊,就接连接诊了三个情况极其相似的患儿。来自浙西某城市的笑笑(化名)是家中二胎,从小乖巧的她最近却给家人带来不少烦恼:才10岁半的她来了初潮,身高1米4的她预测再长高的空间非常有限。“当初就应该听我的,你们非要去吃那个偏方,现在好了吧。”“好了好了,你别说了,我也烦死了。”在浙大一院总部一期儿科门诊,笑笑父母当着王春林的面争论了起来。原来,笑笑8岁的时候就由于乳房变大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当时身高已经1米3的她检测出骨龄相当于11岁的女孩子,生长潜力有限。“医生说是提前发育了,叫我们先打针抑制发育,然后后期根据生长情况再用生长激素长身高。”笑笑父亲表示,当时家里认为孩子好好地,却又要抑制发育,又要使用激素,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其他伤害,一直没达成统一意见,最后自己实在拗不过,才妥协让孩子去吃中药偏方,却没想到一年半之后孩子还是提前来了初潮,这才紧张得来到浙大一院就诊。
文章插图
“笑笑的遗传身高是157厘米,如果早期药物治疗,还是有机会达到的。”王春林主任介绍,发育偏早会使成年身高受损,如果当时笑笑能够接受发育阻断治疗,让骨龄和实际年龄一样,身高应该还是很可观的。“现在再接受治疗效果大不如前,留给我们干预的时间也很有限。”面对笑笑的情况,王春林也略感可惜,这已经是他近期接诊的第三例类似患儿了。孩子的遗传身高计算公式如下:男孩高(cm)=(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cm女孩高(cm)=(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cm那么,使用生长激素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孩子长多高才算正常?出现哪些问题需要干预治疗?正常情况下,春季长高有哪些“秘籍”呢?生长激素总体安全有效,使用需经医生专业评估“对生长激素缺乏的儿童来说,生长激素替代治疗非常有效,目前国际上来看,总体安全性也非常高。”王春林主任解释,生长激素是肽类激素,不是老百姓讲的“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本就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对生育期的女性可促进排卵,对生育期的男性可促进精子成熟,因此生长激素治疗不会影响生育,这一点家长大可放心。尽管临床治疗上,确实会对血糖、甲状腺等造成一定副作用,但通过规范的随访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所以,生长激素治疗有相应的适应症,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用的,是否可以使用生长激素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由专科医生进行评估。”王春林强调,生长激素治疗适用于生长激素缺乏、特发性矮小以及Turner综合征等矮小的患儿,对体内有活动性肿瘤、骨骺线愈合的儿童是禁用的。
文章插图
生长激素治疗是一个长期、规范的治疗过程,一般需要3-5年疗程,王春林表示,他曾接诊过一个3岁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女孩,持续生长激素治疗6年多,身高从预计不到1.5米最后长到1.63米,总体上来说,目前根据适应症采用的生长激素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都有保障,所以家长们不必“谈激素色变”,一定要理性对待医生给出的专业意见。孩子身高到底正不正常?这些自测方法快收藏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其实身高也算正常,但由于家长们的盲目焦虑而走上歧途,反而拔苗助长吃了亏。对孩子生长问题,王春林主任建议家长首先要放平心态,不要过多焦虑,他也给出了非常适合在家自测评估的方法。晨起测量孩子的身高。根据其年龄段参考儿童身高标准对照表,如果低于P3值或-2SD值,说明孩子可能存在矮小,要及时到专科就诊。另外,如果自己的孩子永远都在班级里坐第一排,也需要引起重视,及早评估。
- 宝宝|怀孕后妈妈要多走走,有一个阶段不一样,走了宝宝健康受影响
- 孕妈|怀孕最后一个月,孕妈尽量少做这3件事,可能胎儿出生更顺利些!
- 穿山甲|新一届的孕妈迷信行为大赏,第一个就是重灾区
- 石章|女子学车不到一个月,就和教练谈起了恋爱,怀孕后坚持要生下孩子
- 孕晚期|产前一个月,孕妈应保持警惕,预防宝宝提前卸货
- 丁克|夫妻丁克,婆婆宣布生一个给80万,孩子出生公婆老本都没了
- 性别|为何男孩出生率越来越高?原因有4点,和家长脱不开关系
- 移植|国内第一个试管婴儿,现今已经31岁了,那么她跟普通人有何不同
- 宝妈|老一辈坐月子的“5大讲究”,每一个都是“坑”,你经历过几个
- 年龄|家长要注意了,生二胎要避开这2种年龄差,可能影响孩子们不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