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孩子越来越难带,6岁前就要这样立规矩( 二 )


不想孩子越来越难带,6岁前就要这样立规矩
文章插图
02规矩要保持一致,不能造成混淆规矩的复杂,会造成孩子理解困难。而规矩的不一致,会导致失去效果。有的父母在家里任凭孩子随心所欲,到了外面却希望孩子遵守规则,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还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试探,全靠当下心情:心情不错,孩子闹闹就心软妥协了;心情不好,孩子闹腾,就教训一顿。因此,家庭立规矩时,必须要保持一致。首先要保持内外一致,规矩在家中和外面,不应该有所区别。其次,大人面对孩子的试探和反抗,要前后态度一致。不能今天坚持规矩,明天就打破规矩,这样的规矩无疑只是虚设。最后,家庭每个成员之间也应该保持一致。哪怕意见不同,也要背后解决,而不是造成孩子的困扰。
不想孩子越来越难带,6岁前就要这样立规矩
文章插图
03真诚沟通,是落实规矩的前提孩子会激烈地抵触,往往是因为没能得到理解。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立规矩并不是惩罚,而是帮助他成长。可以尝试两个帮助沟通的小技巧。第一,接纳孩子受挫的情绪。比如,孩子睡觉前哭闹着要吃冰激凌。被拒绝自然是不开心的,孩子需要释放这种不被满足的情绪。父母可以安慰说:“冰激凌很好吃,妈妈拒绝了你,你很生气对吗?”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就会慢慢平静下来。第二,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不可以。孩子平复情绪后,我们要解释为什么不能这么做,以及可能会有什么后果。比如告诉孩子:“我担心你会拉肚子,宝宝就要肚子痛了。”同时,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的空间。比如:“明天咱们可以选择一个喜欢的口味,你想吃哪个?”规矩不是单向的命令,帮助孩子理解,试着学会控制,才能让规矩真正进入孩子的心里。
不想孩子越来越难带,6岁前就要这样立规矩
文章插图
尽管我们可以利用技巧,学习更有效的方法,但事实是:立规矩,不可能永远是快乐的。孩子会抗拒、会哭闹、会反复地破坏约定,令人沮丧,却很寻常。立规矩,并不只是简单地知道做与不做。孩子在反复探索和被拒绝中,会明白他人的感受,会懂得什么叫做敬畏和边界。《给孩子立规矩》的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管教很难收到来自孩子的感激,直到他们经历了为人父母的酸甜苦辣。”立规矩的路,并不愉快,但唯有温和沟通,坚定执行,才是送给孩子受益一生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