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短视频行业没有新鲜事:一位影子账户“管家”的自白

编辑导语:什么是影子账户?这类账户在短视频行业中十分常见,某种程度上,它是视频产品冷启动阶段的有效助力,而爆款内容被迅速复制的背后,也少不了这一类账户的身影。本篇文章里,作者对影子账户这一现象做了解读,一起来看一下。

管家|短视频行业没有新鲜事:一位影子账户“管家”的自白
文章插图
在短视频行业,有一类重要的角色——影子账户,始终无处不在。
人们时常会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中见到这样的景象:一条3分钟以内的视频在某个平台爆红后,短短几小时后,几乎所有平台上便充斥着相似的内容。而且细心的观众甚至会发现,视频底部的介绍(描述)也几乎一字不差地采用援引。
类似这样的瞬时C&P(复制与再现),究竟是如何运转的?视频平台是否可以看到火爆的内容就随意取用并转载?为何相似的内容会在不同平台上频频出现?所谓的爆款内容又是如何被迅速炮制的?
一、以假乱真的“Shadow Account”【 管家|短视频行业没有新鲜事:一位影子账户“管家”的自白】对于这个行业内的“怪现象”,曾在某视频平台从事影子帐号“管家”的王乐乐(化名),道出了个中奥秘。
在一线城市的某创意园区办公楼内,接近60名负责内容运营的工作人员正在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不同页面(国内外短视频平台)里不断跳出来的弹窗和画面正提醒着他们——观众看到的一切由自己来决定。
在短视频(社交媒体)行业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被内部人员称作:“Shadow Account”,也被外人戏称为“影子账户”。这是一些受众看不到的帐号,但它始终存在。
影子账户是什么?
在大多数UGC(用户生产内容)的互联网平台上,用户会被分为自然用户和影子账号:自然用户一般仅占25-30%左右。在这些视频平台或者社交网络上,衡量一款产品价值的标准叫在线时长,就是一个人每天多少时间用这款应用,而影子账户的存在便是确保用户在线的相对保障。
影子账户又被区分为“内部影子”和“外部影子”。这里的“外部”是指其他平台类似的产品内容,比如视频行业的Instagram、YouTube等。“内部”则是视频平台在不同地区的内容“循环使用”,比如某视频平台的国内同事觉得海外版的一个账号内容不错,就复制过来——这几乎是大部分互联网视频平台会用的套路。
影子账号去复制“火爆内容”大致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账号直接复制,原账号及内容会直接复制成另一个影子账号;第二种是将一个原账号内容分散至其他不同的伪帐号;第三种是集合同类型内容再制作一个伪账号。
这些影子账号的运作并非“完全无法察觉”。据《国际金融报》报道的一则消息:2018年,一个名为“乎睿数据”的团队发现在线旅游平台马蜂窝的数据异常,该团队通过抓取大众点评、艺龙、携程等网站(内容)与马蜂窝进行对比,在马蜂窝上发现了7454个抄袭账号,这数千个账号合计抄袭了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评,占马蜂窝官网声称总点评数的85%。
“其实这个事情太常见了,大家用爬虫技术建立影子账号(Shadow Account)抢用户,互相爬来爬去,已经是一个业界潜规则了。”王乐乐说道。
视频平台的后台运维起来很复杂。作为内容运营人员会有自己单独的操作页面,有相关账号所对应的标签,比如:动漫、搞笑、音乐、电影等等。几乎可以看到,平台覆盖的所有视频,旁边都会分出内部影子、外部影子。工作人员可以全选视频,直接点击生成一个影子账号,每一个视频又可以再编辑——换音乐、背景、重新编辑描述,以及为账号上传头像。
运营人员会每隔一段时间会更新所需要的视频和所属账号,随后技术人员便会即时响应,爬取内容。“在批量复制和搬运前,这些视频会先被系统过滤,去掉原平台logo,以及过滤一些敏感的内容,”王乐乐对懂懂笔记表示。
在短视频行业,很多人都在做着这样的工作,这就是视频生产的一个大车间。“这在视频产品冷启动时期是常用的方法,从最开始就会创造出一种热火朝天的景象。而平台的增长,就是通过这些方式吸引用户,让自然用户的比例增大,而影子账户始终存在,”他补充道。
王乐乐指出,公司内部会对运营部门有着相应的KPI,优质的运营一天要做500-700个“原创”视频,甚至很多内容可能都要再编辑,换个封面、加个标签。在后台,可以看到所有的操作信息和视频所有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