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迟疑不前时,父母运用心理临界点,可帮助孩子打破恐惧变勇敢

正文字数:2002字
阅读时长:约7分钟
临界点,是人心里自己建立的一个重要地点。站在这个心理地点上,前方是危险,后方是安全。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培养出兼具勇敢自信品格的孩子。当一些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畏畏缩缩、举步不前时,会感到十分失望。但实际上,我们应该知道,孩子是否勇敢是被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同时影响的。
孩子迟疑不前时,父母运用心理临界点,可帮助孩子打破恐惧变勇敢
文章插图
我朋友的孩子钢琴弹得很好,但他性格太内向,平时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说话。以前,学校里有一些比赛和表演,他的朋友总是建议他参加。
虽然刚开始他答应了,但在演出前两天就会突然闹起来,不愿意去了,说是害怕自己表现不好,被别人嘲笑。
孩子迟疑不前时,父母运用心理临界点,可帮助孩子打破恐惧变勇敢
文章插图
事实上,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时刻。面对未知,他们总是充满恐惧。
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不是通过对他反复说“不要害怕,快做”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洞悉孩子的内心想法,了解他们的性格,然后因材施教,科学指导。
孩子迟疑不前时,父母运用心理临界点,可帮助孩子打破恐惧变勇敢
文章插图
面对困难,孩子都有一个“心理临界点”有一次,强强的妈妈带强强去游泳。强强到了游泳池旁边,却只是坐在一边,羡慕地看着同龄的孩子在水里开心地玩耍,自己却迟迟不敢下去。
孩子迟疑不前时,父母运用心理临界点,可帮助孩子打破恐惧变勇敢
文章插图
强强妈妈见状,便鼓励他说,“你看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你不想试试吗?”
强强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强强妈又说:“那妈妈带着你一起去玩怎么样?”然后她就拉着孩子的手去了游泳池,温柔地对强强说:“去试试吧,妈妈会陪着你的。”
孩子迟疑不前时,父母运用心理临界点,可帮助孩子打破恐惧变勇敢
文章插图
终于,在思索了一段时间之后,强强小心翼翼地在水面上伸出一只脚,然后又迅速地把脚向后伸。然后露出了惊喜的表情,不断地重复了“蜻蜓点水”的动作。
下次去游泳时,强强就能自如地在水里玩了。
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孩子遇到一些从未尝试过的事情,心里就会产生恐惧。他们虽然想前进,却不敢迈出那一步。
孩子迟疑不前时,父母运用心理临界点,可帮助孩子打破恐惧变勇敢
文章插图
实际上,这一刻就是孩子的“心理临界点”。每个家长都应该试着去理解“心理临界点”这个概念,因为孩子在这一刻的表现是尤为重要的。孩子的表现决定了他们能否克服恐惧和困难。
孩子迟疑不前时,父母运用心理临界点,可帮助孩子打破恐惧变勇敢
文章插图
孩子处于"心理临界点"有哪些表现?科恩博士Lawrence J. Cohen PHD 是一位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他在《游戏力》里提到,孩子位于"心理临界点"时,通常有以下四种表现:
※ 试着逃避
这是孩子处于“心理临界点”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当孩子们遇到未知的事物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直接逃跑。逃避可以防止让自己陷入恐惧的情绪当中。
孩子迟疑不前时,父母运用心理临界点,可帮助孩子打破恐惧变勇敢
文章插图
然而,一味地选择逃避只会让孩子永远无法跨过困难,无法克服内心的恐惧。
※ 情绪失控
当孩子们直面内心的恐惧时,是很有可能情绪失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应该是平静的,没有大的起起落落。
但当孩子处于“心理临界点”时,他们就容易产生悲伤、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
孩子迟疑不前时,父母运用心理临界点,可帮助孩子打破恐惧变勇敢
文章插图
※ 咬紧牙关
当孩子处于心理临界点时,“试图逃脱”代表一种放松状态,而“咬紧牙关”则代表孩子处于一种压缩状态。而这种状态,通常是由于父母的要求所形成的。
换句话说,孩子心里是想逃避问题,但父母迫使孩子直面困难,克服困难。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当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

孩子迟疑不前时,父母运用心理临界点,可帮助孩子打破恐惧变勇敢
文章插图
因此这种方式虽然能对孩子克服恐惧起到一定帮助,但如果孩子的“压缩”程度过大,就难免会喘不过气来。
孩子迟疑不前时,父母运用心理临界点,可帮助孩子打破恐惧变勇敢
文章插图
当孩子面对困难,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