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孩子聪明与否,还要看前庭好不好( 二 )

  • 出生后孩子婴幼儿时期摇抱不足、俯趴抬头不足或爬行不足;
  • 家长限制孩子做出所谓的危险动作,导致幼儿钻、爬、跑、跳或攀爬不足;
  • 家长过早要求孩子从事过量的知识学习或读、写、算等活动;
  • 家长没有时间或精力陪伴孩子游戏互动,长时间让孩子看电视、玩电子产品;
  • 家中活动空间不足或不安全,过早并长时间让幼儿使用学步车或关在婴儿车内,限制其活动范围。
  • 前庭发展不足会持续到成年
    前庭|孩子聪明与否,还要看前庭好不好
    文章插图

    以上家长的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孩子的前庭发展,对于三岁前仅轻度前庭不足,而没有明显的其它感觉系统发展不足的孩子,例如:仅偶尔摔跤、过独木桥显得特别谨慎、爬上下低都乐意尝试,只是动作稍慢等,家长应该每天至少提供一个小时的前庭训练活动,让孩子靠着身体大量及多元的肢体活动来连接脑部及全身的神经系统网络,网络一旦连接完成,前庭不足的行为特征自然能够消除。如果孩子前庭觉严重不足,例如:经常摔跤、非常不爱动、常常听而不闻,非常害怕高度或速度的变化、眼睛转动不灵活、过了一岁半还不开口说话等,或者到了三岁或三岁以后仍有许多前庭发展不足的表现,那么家长就必须及时就近找专业的感统测评师给孩子进行测评,并接受个别化、针对性强的感觉统合训练课程。孩子年龄越小,生理优势就越强,感觉统合状态改善的也会相对较快些。
    如果不及时通过专业的感觉统合训练进行矫治,那么大部分行为和能力状态都会持续到成年以后,成年后在身体的神经回路被强化且固化后,身体的不适感会逐渐减轻,但心理的挫折感并不会减少,长期下去就形成了我们的惯性行为或惯性反应,以及某些领域难以突破的能力低弱。
    现在仔细回想我们身边很多人应该都有前庭失调的现象:例如 上学期间语言学习缓慢,上课时对老师的讲解常常有理解错误,老是写错作业、带错材料、甚至无法完整且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或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人视觉空间感很差,经常会有上错楼层、跑错教室、等现象;好不容易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很多前庭不足的人对于空间、轮廓、形状、逻辑辨别和记忆力都很差,经常迷路,逛个商场进去后发现找不到出口在哪,好不容易找到了出口,出门又找不到自己的车停在了哪儿,甚至之前见过的人再见面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他是谁等等。
    这些触觉和前庭的不足长期下去也形成了一个人的特质,例如很多不懂感觉统合的人会以怪胎、异类、甚至稀有动物来形容他们,这些行为表现原本都只是来自一个人生理感受的单纯反应,但是经过长年神经系统及肢体反应的感觉统合强化,形成了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智能倾向和各方面的能力水平,从而也主导了一个人对人生发展方向的选择和专业领域开发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