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设计方法(1):界面的概念与分类

编辑导语:对于很多软件工程师来说,工作内容都与界面设计有很大的关联。而界面设计的本质又是业务功能的设计,基于此,作者在本篇文章中,从数据分类、业务功能分类以及界面分类这三个方面,为我们详细地说明了界面设计方法,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界面设计方法(1):界面的概念与分类
文章插图
在ERP类等企业管理类系统开发过程中,毫无疑问,对用户“界面”设计的工作量是最大的,界面是系统中支持用户输入、查看数据的业务功能,它们是用户现实工作在系统中的映射,是人机交互的窗口。
对软件工程师来说,界面不仅是系统的脸面,而且最终用户体验到信息化价值的大小也主要是由界面提供的。按照系统中的用途可将业务功能分为4大类:活动功能、字典功能、看板功能和表单功能。
根据这些功能的共性和个性建立相应的界面模型和设计方法,可以大幅度地提升界面设计的效率和效果。
界面的表达形式可以分为2大类,窗体形式、打印形式:

  1. 窗体形式:这个形式支持用窗体形式的数据输入、查看等,包括了业务功能中3种:活动功能、字典功能和看板功能,如图1(a)~(c);
  2. 打印形式:这个形式支持打印形式的数据输出,如图1(d)。

界面设计方法(1):界面的概念与分类
文章插图
界面设计方法(1):界面的概念与分类】图1 业务功能与对应的界面形式
界面设计的本质是业务功能的设计,而业务功能的分类是基于该功能处理的数据类型而定的,因此下面按照“数据分类→业务功能分类→界面分类”的顺序进行说明界面设计方法。
一、数据的分类首先来看一下数据的分类方法。在构建企业的信息系统时,可以按数据的用途和产生数据的阶段划分为三个区,即:数据的生成区、数据的加工区和数据的应用区,如图2所示。
界面设计方法(1):界面的概念与分类
文章插图
图2 数据的三个分区
1. 数据生成区:过程数据与基础数据数据生成区,是将原始数据输入到系统中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产生的数据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过程类数据”、另一类为“基础类数据”。
1)过程数据
在企业活动过程中第一次产生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数据就称之为过程数据(即原始数据),“过程”指企业各类工作的过程。
软件的功能设计工作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个区,比如:架构设计、功能设计、数据设计等,通常所说的“业务数据”的绝大部分产生于此区域,比如:销售数据、生产数据、财务数据、物流数据、人资数据等。
2)基础数据
企业中需要规范化并作为企业标准的数据,称之为企业的基础数据,比如:员工信息、客户信息、材料编号、市场价格、组织结构等,基础数据是由相关部门按照企业规则预先编制好的。
基础数据约束了过程数据的输入范围、标准、以及为过程数据提供了属性定义。编制基础数据,是客户方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必须做的重要工作,基础数据也是未来构建系统主数据的核心内容。
注:基础数据,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标准化对象之一(其它例:业务流程标准化)。
3)基础数据与过程数据
  • 两者的转换关系:在用界面进行过程数据的输入时,基础数据可以用选择框的形式作为界面上某个字段的选择对象,基础数据一旦被选择输入后,就成为了过程数据。
  • 不同的维护原则:基础数据:需要不断的进行维护,保持基础数据在时间变化后也能够符合要求;过程数据:一旦确定不能修改,特别是财务等数据受法律保护,后期修改可能是违法的。
2. 数据加工区:加工数据对收集到的过程数据,按照不同目的加工(抽取、转换、清洗…),是对过程数据进行加工的区域,经过加工完成的数据称之为“加工数据”(已经不是原始数据了),它们被按照用户的关心维度、分析报表的种类预先分类存储,以供各类查询、统计之用。
3. 数据应用区利用加工数据,可以方便用户利用单据、报表以及各类静态、动态的方式进行查询、展示、分析。比如常见的加工数据有:销售分析、产值分析、成本分析、绩效分析、财务月报表等。
二、业务功能的分类有了三种数据的用途分类后,按照对不同数据处理的分工可以将业务功能划分为4大种类,即:活动功能、字典功能、看板功能和表单功能。下面分别对这4种功能进行说明,参见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