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领跑!临港区缘何“捧”回两项“国家大奖”?

11月3日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 。 其中临港区成绩尤为亮眼 , 临港区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威海中玻新材料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参与的科技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 实力领跑!
在这场最高规格的科技奖励大会上 , 临港区企业何以从一众高水平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这其中得益于企业苦练“内功” , 更离不开临港区持续优化的政策和服务加持 。
01
多年如一日苦练“内功” , 冲破技术封锁
“玻璃 , 是最容不得瑕疵的东西 , 就连一个小气泡都会特别明显 。 就像我们做科研一样 , 容不得一丝误差 。 ”本次获奖的威海中玻新材料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起英这样形容和她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玻璃 。
实力领跑!临港区缘何“捧”回两项“国家大奖”?
文章图片
说起玻璃 , 很多人觉得和科技创新关系不大 。 但在刘起英所带领的镀膜玻璃生产技术研究团队手中 , 一块玻璃需要被覆上20多层功能薄膜 , 被赋予保温、隔热、节能、导电等功能 , 而薄膜的厚度比头发丝还细上千百倍 。
实力领跑!临港区缘何“捧”回两项“国家大奖”?】赋予玻璃如此“膜力”的 , 正是2001年就开始研发的“浮法在线氧化物系列功能薄膜高效制备成套技术及应用”项目 。 早在2008年 , 从中玻控股威海基地生产线上走出的镀膜玻璃就被安装在了北京奥运村 。
一块块功能玻璃里 , 蕴含着一个镀膜玻璃研发团队长达二十年的科研历程 。 “之所以立项 , 就是因为欧美长期的技术封锁 , 我们的企业只能花高价进口这种功能性玻璃 。 ”刘起英说 , 她率领的团队和浙江大学牵手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技术路径 , 研发成套生产装备 , 直接打破欧美垄断 , 最终捧回了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二十年里50%的时间都在生产线上做实验 , 面对的是炉内高达上千摄氏度的玻璃窑炉……“都说坐冷板凳 , 每天我们坐的可是超过50℃的‘热板凳’ 。 ”刘起英说 , 最难突破的就是如何保证板宽4米玻璃功能薄膜的均匀性 。
为此 , 浙江大学和研发公司一个负责理论研究、一个负责应用实验 , 终于获得重大突破 , 镀膜速度达到每秒45纳米 , 满足浮法玻璃在线镀膜生产的需求 。 如今 , 运用此项技术生产的节能玻璃年产量超过2亿平方米 , 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60% , 年可节约标煤320万吨 , 中玻控股威海基地也成为此类产品的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
刘起英说 , “此次获奖增强了我们研发的信心 , 眼下 , 团队正着手研发具有高节能性的智能玻璃 , 把更多科技力量注入玻璃产业 , 让小小玻璃成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材料 。 ”
而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专用项目)的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 , 此次获奖也是继9月份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之后 , 今年获得的又一项国家级荣誉 , 这也是对公司多年如一日坚持自主创新、打破国际封锁与垄断、解决卡脖子难题、引领国产碳纤维行业发展的充分肯定 。
02
“政策+服务”组合拳 , 为企业创新“赋能加码”
斩获高质量的“国家大奖” , 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 , 还与临港区打出的“政策+服务”组合拳密不可分 。
实力领跑!临港区缘何“捧”回两项“国家大奖”?
文章图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临港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一直以来 , 临港区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 , 持续加大科技政策供给 , 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市场 , 不断引导企业开展自主研发 。
今年 , 临港区更是在科技创新上下足功夫、下大投入 , 坚持多措并举 ,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 , 提升科技创新活力 。
11月10日 , 《临港区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 , 从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扶持企业研发投入、扶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扶持科技成果发展等10方面 , 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硬核”支持 , 最高奖励可达200万元 。
政策扶持年度内 , 新认定、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 , 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扶持;对新迁入的高新技术企业 , 给予20万元扶持;新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第一完成单位 , 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配套扶持……文件中句句干货 , 一组组真金白银的支持 , 着实增强了不少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