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美元梦想与格灵深瞳的资本“赌局”

星标★IPO日报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格灵深瞳的创立是创投圈耳熟能详的故事 。
业界流传的版本中 , 偏爱海归创业者的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接到了何搏飞从Blackhawk辞职后发来的微信 , 两人聊了一次后 , 徐小平为何搏飞介绍了另一牛人赵勇 , 两人的联手被期望像当年苹果的乔布斯挖走百事总裁斯卡利一样 , “创建出一个伟大公司” 。
这家“伟大公司” , 也就是格灵深瞳未来的身价曾在一个饭局上被徐小平乐观地预估到5000亿美元 , 被携程旅行网创始人、红杉资本的沈南鹏预估到1000亿美元 , 两人争执不下时 , 联创策源的冯波给出了一个“折中身价”3000亿美元 。
可以说 , 何搏飞、赵勇创立的格灵深瞳被创投人寄予了厚望 。
11月9日 , 格灵深瞳将科创板IPO上会 , 目前达到拟募资额的估值仅仅40亿元 。
那么 , 格灵深瞳目前状况怎么样?众多投资大佬们在“恨铁不成钢”之余又拿出了怎样的“收尾”计划?
3000亿美元梦想与格灵深瞳的资本“赌局”
文章图片
两创始人“劳燕分飞”
2013年8月 , 在这个开始收获的季节 , 格灵深瞳(全称为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 创始人之一的何搏飞出任CEO(首席执行官) , 而赵勇则担任CTO(首席技术官) 。
何搏飞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 , 硕士毕业于斯坦福商学院 。 其本科毕业后曾在宝洁(P&G)工作四年 , 随后担任北京华联集团高级创新总监 。 硕士回国后 , 先后担任美国上市公司Intuit及BlackhawkNetwork中国区总经理 , 成功创建了两家上市公司中国的团队和业务 。
29岁就担任世界500强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的何搏飞回国后先后见了两个徐小平推荐的合伙人 , 但都没有“心动” , 直到遇到赵勇 。
赵勇于2009年在布朗大学计算机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后 , 曾担任谷歌总部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 是Googleglass的核心研发人员之一 。
这样的两个人强强联手 , 入局人工智能——这一领域被看作是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风口 , 让介绍人徐小平很是关注 。
格灵深瞳专注于计算机视觉(computervision)和深度学习(deeplearning) 。 资料显示 , 格灵深瞳想在GoogleGlass的基础上 , 改变当下人与计算机的关系 , 让计算机首先有感知能力 , 然后具备意识 。 这套技术有一个最简单的应用是在自动取款机室 。 据说 , 装上格灵深瞳的设备 , 可以通过人忽然加快的肢体动作判断这个人是否会行凶 , 从而直接报警 , 而不只是被动记录正在发生的事 。
彼时徐小平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说希望投出下一个马云、雷军 , 在媒体要求下 , 他推荐采访的公司便是格灵深瞳 。
格灵深瞳在2014年曾有一篇《对不起 , 我们只爱牛人》的招聘文章轰动一时 , 其中“金句”频频 , 文章历数了公司拥有的多位“大牛”(指在某个领域很突出的优秀人物) , 有来自全球顶尖学府普林斯顿、斯坦福、哈佛、清华、北大的超级学霸 , 有顶级黑客和技术大拿 , 称“想加入我们比进哈佛大学还难 , 录取率低到不可想象”;“这么说吧 , 小编自己是哈佛商学院的MBA , 现在也才只是个实习生”;“我们的几个投资人就格灵深瞳未来市值展开过激烈争论:徐小平说应该是5000亿美元 , 沈南鹏说应该是1000亿美元 , 最后在冯波的斡旋下 , 大家妥协在3000亿美元这个‘中间数’” 。
3000亿美元梦想与格灵深瞳的资本“赌局”
文章图片
彼时文章摘要 , 数据来源:沙客空间
但是 , 两位创始人带着一个超级团队似乎没有摧拉枯朽地打下一片江山 。
据彼时媒体报道 , 2013年 , 赵勇寄予厚望的实体零售行业被电商、O2O严重挤压 , 线下零售哀嚎遍野 。 商务部在那一年的调查显示:2012年 , 连锁百强企业新开店速度达到十年来最低水平 , 仅为8% 。 另外 , 格灵深瞳在2015年推出的“皓目行为分析仪”在业界四处碰壁:到广场上测试 , 发现人流密集的区域遮挡情况严重 , 再加上强光环境 , 基本的数人头都困难;装在银行ATM机上 , 背着书包的人会被误判为“两个人紧贴”;到了博物馆 , 连窗帘抖动都会形成误报 。
对此 , 赵勇后来在201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进行过反思 。 赵勇表示:“2016年以前的格灵深瞳 , 因为我们是一个早期公司嘛 , 相对来说有一个很好的技术团队 , 但是我们在产品上 , 在产业里面 , 包括我们的销售能力是很软、很弱的 , 而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很弱 。 所以 , 在那个时候公司对产业的认知还很单薄 , 公司的业务做的也很弱 。 其实当时大多数公司都差不多 , 但那时候格灵深瞳的PR(公关)非常活跃 , 也是因为之前我的伙伴其实非常擅长去做宣传 , 这非常好 , 也没什么错 , 但是我觉得时间节点出问题了 , 我觉得PR一定要服务于业务而不是反过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