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空难:飞机撞山粉碎性解体,无一具完整遗体,至今原因无定论( 四 )


但也有气象学专家持反对意见 。 他们认为 , 桂林气象台当天没有预报到特殊气象 , 再说风切变多形成于强风暴情况下 , 春、夏两季发生率较高 , 因为这时空中相对湿度大 , 气压较低 , 极易形成风向的快速逆转 , 导致风切变的形成 。 桂杜当时的气候环境 , 还不具备这些条件 。 再说 , 当飞机遇到强烈的气流而不能控制时 , 飞行人员会及时报告地面指挥 , 而3943航班没有报告遇到强烈的气流 , 因此完全断定飞机是由于风切变而失事 , 根据是不足的 。
桂林空难:飞机撞山粉碎性解体,无一具完整遗体,至今原因无定论
文章图片
风切变是一个看不见的空中杀手 , 是民航飞机失事的死敌 。 有专家认为 , 虽然不能断言桂林空难是风切变所为 , 但风切变对飞行的危害是不可否定的 , 不能完全排除桂林空难风切变的因素 。
又一个结论消失在茫茫的天空 。 3943航班究竟是什么原因爆炸失事的呢?
谜团之六:残骸难找——球状闪电?
3943航班撞在兀立漓江边秀丽的山峰上 , 不到200米高的山崖被撞出直径30米、深6米的巨大石坑 。 撞击时飞溅的机体残骸和石块散布在几公里范围之内 。 数千名解放军战士和武警战士进行拉网式的搜寻 , 找到的飞机残骸才1吨多 , 死难者竟然找不到十个完整的肢体 。 解放军某部战士钟汝敬从石缝中找到的黑匣子也破残不堪(黑匣子表面为红色) 。 爆破专家认为 , 黑匣子能够承受10倍于飞机压力的爆炸 , 世界上许多空难飞机虽然四分五裂 , 但黑匣子完好无损 , 为破译飞机失事原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而本次飞机失事爆炸连黑匣子也难于成全 , 其威力之大是令人震惊的 。 经过上海有关部门对3943航班残存不全的黑匣子进行技术鉴定的结果表明 , 由于爆炸威力太大 , 黑匣子已经遭到严重破坏 , 无法找到飞机失事的有关证据 。
3943航班巨大威力的爆炸是个谜团 。 有专家认为 , 如果完全排除是人为破坏和其他原因 , 飞机巨大爆炸也可能是球状闪电所为 , 国家地震局的一位研究员指出 , 在飞机出事的地点 , 前几天空中出现了不明发光飞行物 , 这是雷雨云撞击产生的火球 。 这位专家还指出 , 虽然当时周围天空中没有雷雨区 , 但那几天桂林地区气温高达28摄氏度 , 完全有可能产生空中静电 。 在蓝色的大气空间 , 正常飞行的飞机被球状闪电突然毁灭的事例早有记载 。 因此 , 桂林空难有可能是威力巨大的球状闪电 , 将飞行中的3943航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摧毁 。
桂林空难:飞机撞山粉碎性解体,无一具完整遗体,至今原因无定论
文章图片
这仅仅是一种假没 。 浩渺的大气层中 , 有着人类暂时还无法完全认识的许许多多的奥妙 , 球状闪电到底是如何摧毁3943航班的 , 专家们也没有科学的证据来说明本次空难的真正原因 。 正因为如此 , 桂林空难的原因也就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不解之谜 。
谜团之七:同途同归——死亡航线?
桂林空难不仅仅是这一次 。 1982年春夏之交 , 一架由中国空军优秀机组人员组成的支援机组 , 为解决旅游旺季中积压在广州白云机场的旅客 , 奉命担任送112名中外游客去桂林 , 就在同一航线上 , 三叉戟客机失事在阳朔漓江边的山山肇上 , 所有乘客包括57名外国游客全部遇难 。 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 , 隐藏着可怕的杀机 。
10年前后的两次空难如此相像 , 而且失事原因同样无法查清 。 两架飞机在同一航线同一地区同样粉碎性解体 , 前后发生的悲剧几乎重合 , 这在世界航空史上也是罕见的 。
广州——桂林的空中航线难道真的是死亡航线?一些航空专家对桂林机场附近的地质地貌 , 和特殊的环境气候进行研究之后认为 , 有可能存在“死亡航线” 。 桂林机场作为处于丘陵山地之中的机场 , 当然不能与平原地区的机场相比 。 桂林地区属于石灰岩风化地质带 , 山峰在长期的自然风化中陡峭险峻 , 而且山峰溶洞很多 , 形成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 这种特殊的地质地貌造成了比较特殊的区域气象 , 如容易产生区域狭小的小雷雨区 , 容易产生风切变 , 加上桂林地处亚热带 , 空气湿度大 , 阴雨天气多 , 这些为航行安全制造了许多障碍 。 从这些方面考虑 , 桂林机场存在的事故隐性因素要比同类机场多 , 也有可能存在不同于其它机场的不安全因素 , 而没有被发现和认识 。 “死亡航线”可能存在 , 但是 , 绝大多数航班却是安全飞行的 , 这又怎么解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