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活样本”( 二 )


“可以说 , 西双版纳植物园在推动自然保护地建设中发挥着智库作用 。 ”杨振介绍 , 植物园先后联合了国内100余名科学家参加 , 完成了涵盖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等生态系统类型的15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评估 , 在鉴别出了各自然保护区面临的挑战和存在问题的同时 , 形成了一套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标准、规范 , 编写了一些案例 , 这些为保护区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科技支持作用 。
与此同时 , 地处多民族地区的西双版纳植物园在中国最早开展少数民族植物学研究 , 成为了中国民族植物学的摇篮 。 老一辈民族植物学家不仅对傣族、哈尼族、基诺族植物文化、民族文化等进行系统整理研究 , 还培养了一批基于热带雨林研究的年轻的民族植物学家 ,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民族植物园、热带雨林与民族文化博物馆等科普教育场所和设施 , 为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播、热带雨林保护和科普旅游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活样本”
文章图片
野生“水壶”扁担藤扁担藤长宽可达50多厘米 , 而厚度却仅在10厘米左右 , 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里 , 常见几十米长的扁担藤缠绕于乔木或山石之间 , 扁担藤是热带雨林中为数不多的具有老茎开花、老茎结果现象的藤本植物 。 它的花果都仅仅出现在较粗壮的藤茎基部 , 甚至贴地而生 , 不仅有利于各种昆虫为它传花授粉 , 也有利于动物采食它的果实 , 帮助它更远地传播种子 。 此外 , 如切断扁担藤茎 , 流出的汁液可饮用解渴 。
立足野外台站
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一块湿地的干涸 , 根源是水的问题 , 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干旱 , 湿地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 就可能导致一些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减少或消失 。 一些高海拔区域的动植物比较适应寒冷 , 由于气温的增加 , 这些物种一定要“往北走、往上走” , 如果没有气温更低的地方 , 这些物种最终就将无处可去 。 某种高山上的花 , 依赖某个特定的昆虫进行传粉 , 如果花已经开了 , 昆虫仍在蛰伏 , 就将错过花期 。
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杨永平向我们解释了气候变化如何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 杨永平介绍 , 气候变化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目前仍然是一个不断研究和认识的过程 , 就以植物园来说 , 立足野外台站基地 , 植物园正积极开展中国-中南半岛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研究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活样本”
文章图片
霸气“尸花”寄生花寄生花是中国境内唯一的大花草科寄生花属植物 , 通常寄生于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的根上 , 以吸取寄主的营养为生 。 虽说是植物 , 但它除了花之外 , 无叶无根无枝条 , 甚至不具备植物最基本的光合作用特征 , 只有在其需要繁殖的时候 , 才开出惊艳硕大的花朵 。 寄生花的花朵像荷花一样大 , 血红色 , 有一股淡淡的腐臭味 , 是典型的“尸花” 。 不仅“长相”霸气 , 寄生花的传粉方式也不一般 。 大部分花朵都靠蜜蜂传粉 , 但寄生花却依靠颜色和腐臭味吸引苍蝇一类的虫子帮助其传粉 。
在早年云南的植被调查过程中 , 科学家就发现云南南部的热带雨林与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比较相似 , 云南中部季节性亚热带植被类型与地中海地区相似 , 还有比如元江的干热河谷与非洲稀树草原也有相似性 。 基于这样的一些认识 , 植物园分别在西双版纳、哀牢山、元江建立了生态站 , 对热带雨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干热河谷稀树草原进行长期的观测和研究 。 深入认识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物种共存规律 , 监测生态系统受到的威胁状况 , 关注不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换的响应状况 。 同时 , 由西双版纳植物园牵头建设的中国西南-中南半岛东经101度森林样带已初具规模 。 植物园在东经101度左右的中国云南、泰国、马来西亚森林分布区中 , 建设了从寒温性针叶林到热带低地湿润雨林的13个大型监测样地 , 这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沿水热环境梯度分布的连续完整的森林样带 , 通过这些观测可以了解到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究竟有哪些影响 。
此外 , 古生物学与系统进化研究也为生物多样性演化带来了新的认识 , 对人类认识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应对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 。 2019年 , 植物园在参加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过程中 , 在海拔4000多米的牛坡拉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大型棕榈叶片化石榈化石 , 这一发现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历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