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在赋役征银中发现“人”,在批量制造中维护尊严 | 书评( 三 )


制造|在赋役征银中发现“人”,在批量制造中维护尊严 | 书评
文章图片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2007)剧照 , 朝廷推行的“改稻为桑”与庄稼人的生计产生冲突 。
更为严重的是 , 明初确立的赋役财政体制与货币政策缺乏协调 。 一方面 , 赋役财政体制可以完全排斥货币和市场交易 , 即便成本昂贵 。 另一方面 , 明朝朝廷却想发行一种自己不用、专给老百姓用的纸币——大明宝钞 。 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中 , 明初时 , 宝钞占有很大的比重(可见明初统治者实际上知晓赋役财政体制并不能将地方市场排斥掉) 。 但是 , “空手套白狼”的宝钞很快被百姓唾弃 , 市场价值一落千丈 , 堕落为大明脸上的一道标志性疤痕 。 宝钞在地方政府手里沦为废纸 , 无法实现财政支出功能 , 但该上缴的仍然要足额上缴 , 不能有丝毫的截留 。
当然 , 地方官不会自己掏腰包填窟窿 , 也填不起 。 于是 , 他们很熟练地运作“役” 。 如为地方政府免费提供看守仓库劳务的库子 , 就可以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财源 , “有司(地方政府)视为奇货 , 家累千金 , 败不旋踵” 。 库子的这种财源角色 , 史家称之为“连带财政责任” , 其实不过是“合法抢劫权”的婉称 。
“合法抢劫权” , 史家还取了另一个名称——“超经济强制” 。 既然是“合法抢劫” , 当然与强盗抢劫有区别 , 那就是要考虑“抢劫”的可持续性 。 专门佥派富户应役、择肥而噬终有尽时 , 于是演变为在一定范围内均摊 , 如一里、一县 , 也允许交银代役 , 遂有了“均徭法”和银差 。 尽管宝钞成了废纸 , 上缴的税粮丝毫不能少 , 迎来送往还得丰厚为妥 , 但这一切都可在弹性饱满的财源——“役”上解决 。 因此 , “均徭法”在15世纪中期出现后 , 一直稳定到16世纪60年代 , 折银比率一直没有显著变化 。 此种状态 , 丁先生称之为均徭法银差和力差结构的“稳定态” 。
但是 , “嘉靖大倭寇”打碎了这种“稳定态” 。 因为抵御倭寇招募军队(当时的卫所军已腐败不堪用)、置办军资 , 这些都要实打实的银子 , 不是将某一殷实农户押送到某军官手下就可以解决 , 而冒“抢劫”之名 , 将所得都交给军队 , 地方官也缺乏积极性 。 经多方利益博弈 , 结果就是将所有的力差都折银 , 并且大幅度提高折银比率 , 于是就出现了“均平法” , 完成了劳役征发白银化的过程 。
总之 , 正如《明代浙直地方财政结构变迁研究》一书所指出的 , 财政是为国家汲取和使用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服务的 , 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并非其必然之义 。 而明朝赋役财政体制向货币体制的转变 , 是因为货币化更有利于调集经济资源 。 这便是明代赋役征银的治理逻辑 。
本文系独家原创书评 , 首发于2020年10月24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 作者:罗冬阳;编辑:罗东;校对:付春愔 。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
制造|在赋役征银中发现“人”,在批量制造中维护尊严 | 书评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