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在赋役征银中发现“人”,在批量制造中维护尊严 | 书评( 二 )


明朝财政资源征集和分配的起运部分(朝廷支配部分) , 在地域分布上 , 大致呈现为北方各省供边(长城沿线“九边”地区的军事支出)、南方各省供京(供应京师各类人口需求 , 主要是粮食)的局面 。 而浙直财赋之区 , 特别是太湖流域的苏州、松江、嘉兴、杭州、湖州各府 , 供应京师漕粮的比重和专供内廷的白粮(上等粳米和糯米)负担较其他省份和府县尤重 。 其负担之重 , 不来自正额税粮的庞大 , 而来自运输费用和各种杂费的繁多 。 若能折征白银 , 则运输费用可以大幅节省 , 杂费因征纳手续简化也可降低 , 纳税人户的赋税负担显然因之可以减轻 。
但是 , 自明到清 , 税收货币化和商品货币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 时间跨度近五个半世纪 , 除了正统年间百万两的折银外 , 漕粮和白粮的正额基本维持实物征收不变 , 仅有比例甚小的附加税折银 , 直到太平天国运动之后 , 方才有大规模减征和折银 。 甚至可以看到 , 因为江南源源不断的优质粮米供应京师 , 京师粮价竟然低于粮米的原产地 , 运输漕粮的漕丁和粮员发现此一奥秘 , 干脆在征漕省份折收银两 , 到通州再购买粮米抵数 。 可见 , 明清统治者为了最高统治集团的享受 , 凭借大一统集权国家的巨大组织力 , 将粮食市场扭曲 , 让供漕地区人民付出巨大代价 。 难怪明朝晚期京畿试种水稻、清雍正时期(1723-1735)的直隶营田试验 , 全都归于失败 。
制造|在赋役征银中发现“人”,在批量制造中维护尊严 | 书评
文章图片
活跃在自发交易市场上的“货郎” , 自宋之后是各家画作的常见元素 。 图为明代“浙派”画家吕文英所绘的《货郎图》之冬篇 。
2
“役”与摇摆不定的去货币化
就浙江和南直隶两省而言 , 明代赋役折银比较彻底的部分是役 , 这方面《明代浙直地方财政结构变迁研究》有较详细的梳理和论证 。
由于集权官僚制的烂熟 , 在外部压力下 , 中国古代的王朝 , 在充当“裁判”的同时 , 往往倾向于亲自“上场踢球” 。 当然 , 前朝的覆辙多少可为后朝提供鉴戒 , 汉武帝的统制经济几乎重蹈亡秦老路 , 唐朝食盐专卖就利用了市场机制 , 将垄断经营权授予特定商人 , 而两宋则将垄断特许经营和“左右手互搏”发展到极致 , 虽然敛财之术登峰造极 , 甚至让后世史家惊为“欧洲近代资本主义财政体制的先声” , 但此敛财之术的不可持续 , 明朝开国者却深有体会 。
为避免宋亡之祸 , 明太祖力贬桑弘羊、王安石诸敛财之臣 , 向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看齐 , 强化国家对土地和劳动者的直接控制 , 国家所需之物资 , 一概征收实物;所需之劳务 , 稍专业者 , 如军 , 如匠 , 如灶 , 等等 , 以户籍制度锁定专门人户承充;地方政府治理所需之劳务 , 则经基层组织——里甲或佥派轮充 , 或定户永充 。 如果严守实物和活劳动的原则 , 国家和地方政府横征暴敛的冲动可以受到有效制约 。 因为实物不可无限期储存 , 活劳动更无法脱离劳动过程而存储 。
但征收实物和活劳动的赋役体制 , 也存在诸多问题 。 一旦赋役的征调超出一定地理范围 , 需要数百里甚至数千里的协济 , 空间移动成本和管理成本就会相当昂贵 。 另外 , 同纬度地区的物产趋同 , 即使是不同纬度地区的功能相同的物产也互可替代 , 直接临民的地方官和纳税人户都会利用这一点尽量节省纳税成本 。 在这个意义上 , 地方市场的交易在赋役财政体制下 , 也会被地方节省纳税成本的需求创造出来 。 丁著中重点论述的浙直漕粮、白粮附加税的部分折银 , 就是这样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