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淡水鱼家族探秘( 三 )


“警报”拉响 , 一场拯救海南土著鱼类的行动随之开启 。
“2016年以来 , 我们对海南十几条主要河流的鱼类多样性进行了全面调查 , 建立起海南‘两江一河’水生生物资源及环境常态化监测机制 。 ”蔡杏伟介绍 , 摸清“家底”之余 , 他们还开展了海南濒危珍稀鱼类的人工繁育、海南特有鱼类的生物学研究及涉水工程对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评估等工作 , 同时对昌化江河口、万泉河河口等多个水体进行生态修复 。
此外 , 随着我省退捕禁渔、河长制等制度的落实 , 越来越多的部门、机构正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 保护内陆水域生态系统 。 当保护水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 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未来 , 会有越来越多消失的海南土著鱼重现江湖 。
海南淡水鱼家族探秘
文章图片
鱼类洄游——一场生死之间的艰难跋涉
文海南日报采访人员李梦瑶
海南淡水鱼家族探秘
文章图片
花鳗鲡 。 申志新供图
当一条花鳗鲡苗踏上回家之路时 , 根本无法预料自己接下来将经历些什么 。
每年秋冬之际 , 位于菲律宾以南、斯里兰卡以东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之间的深海沟中 , 成群的花鳗鲡在产卵后油尽灯枯而死 。 顾不上为亲鱼的离去而难过 , 躯体呈透明柳叶状的花鳗鲡苗们在出生后便需即刻启程 , 沿着亲鱼来时的路溯游几千公里 。
尽管花鳗鲡以性情凶猛而闻名 , 但此时的小家伙们“乳臭未干” , 一路上自然免不了面对各种海洋生物的围追堵截 。 倘若足够幸运 , 它们中的一部分会在数月的漂泊后顺利抵达海南岛的各大河口处 , 变成短的圆线条状后开启下一阶段的旅途 。
内陆水域的风浪与天敌无法跟大海中的相比 , 每年却有大量花鳗鲡倒在距离目的地咫尺之遥的地方——
由于水坝的阻隔 , 它们中的绝大多数会滞留在坝前 , 或被捕捞 , 或卡在缝隙中 , 只有极少数机灵的个体才能翻越这一道道障碍 , 经急流闯险滩 , 上溯至河流中上游的溪涧、水库等水域 , 在那里度过自己的漫漫鱼生 。
由海入河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冒险 , 由河入海又何尝不是?但即便知道此去多艰险 , 数年后 , 这群花鳗鲡依旧会选择沿着来时的路再次长途跋涉 , 回到它们出生的地方 , 交配、产卵 , 随后死亡 。
如此情景常常被人类形容为史诗般的生命奇迹 , 殊不知在鱼类的世界中 , 这种轰轰烈烈的迁徙已然成为常态 。
与花鳗鲡的降河洄游路径不同的是 , 鲥鱼平时栖息于海水中 , 等到春末夏初时才会成群结队回到包括海南部分水系在内的缓流、沙质底的江段产卵 , 这被称作溯河洄游 。
无论是降河洄游的鱼还是溯河洄游的鱼 , 人类都很难去定义它们到底是淡水鱼还是海鱼 , 因此将之统统归入了洄游性鱼类 。
也有一些鱼类选择完全在内陆水域中生活和洄游 , 譬如海南过去常见的经济鱼类倒刺鲃 , 偏爱在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深坑岩穴中越冬 , 等到春季水位上涨后再游至支流中繁殖、生长 。 尽管这种相对短途的移动通常被认为是半洄游 , 但其淡水鱼的身份倒是毫无争议 。
海南淡水鱼家族探秘】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