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淡水鱼家族探秘( 二 )


香港生态保育专家陈辈乐等人便曾在调查鹦哥岭地区鱼类资源时发现 , 其南北坡水系分属昌化江、南渡江 , 前者多石砾底质、水清流急 , 因此备受溪流性鱼类青睐 , 流经平原地区的后者 , 则吸引了大量平原江河性鱼类聚集 。
而当视角聚焦到一条河流的上中下游 , 甚至同一河段的上中下层 , 人们会发现 , 其鱼类群落同样存在不小的差异 。
“鱼类的生态位受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 , 包括该水系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温度、河床基底、河流周围的生物群落情况及河流本身除鱼类以外的其他生物情况等 , 生境类型越多样 , 鱼类资源往往也更丰富 。 ”蔡杏伟坦言 , 海南作为我国唯一全域均属热带季风区的省份 , 光独立入海河流便有154条 , 囊括热带雨林溪流、河流干流、水库、湖泊、湿地、河口等多种生境 , 自然为鱼类多样性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
没有人知道一条鱼会游向何方 , 但它们来时的路却有迹可循 。
在历次鱼类资源调查中 , 专家们发现琼岛北部南渡江等水系中的淡水鱼在华南大陆多有分布 , 琼岛西部昌化江水系中则栖息着少量原产于越南的鱼类 。 而地质学界又普遍认为 , 海南岛曾与华南大陆、越南相连 , 这意味着至少在这些地块未发生断裂漂移前 , 这些古老的脊椎动物便已迁徙于此 。
或许最初这群鱼儿只是打算短暂停留 , 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壳运动彻底断了去路 。 之后长期的地理隔离 , 让它们断绝了与大陆其他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 , 加上岛屿气候和局部小环境的影响 , 逐步进化成独一无二的海南特有种 。
目前 , 海南岛共记录有特有鱼类23种 , 隶属4目7科19属 。 令人揪心的是 , 眼下这群水中精灵的生存处境并不理想 。
比如海南人较熟悉的白骨鱼 , 它的学名为海南长臀鮠 , 过去在南渡江、昌化江水系中均有捕获 , 如今仅在南渡江的松涛水库、龙塘江段、新坡江段和文澜江等自然河流中有少量分布 , 种群数量显著少于本世纪初;原先广泛分布于南渡江、万泉河、陵水河、昌化江等诸多水系的盆唇孟加拉鲮 , 近年来由于栖息地严重萎缩 , 仅在南渡江上游的一条支流中偶见 , 现已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 , 受威胁程度等级为“极危” 。
海南长臀鮠和盆唇孟加拉鲮的命运不是个例 。 曾因肉鲜味美、营养丰富而闻名岛内外的大鳞鲢 , 甚至已数十年不见踪影 , 不少人猜测它们或许早已在海南岛上灭绝 。 “现在还不能盖棺定论 , 也没人愿意接受这一定论 。 ”蔡杏伟叹息道 , 目前与大鳞鲢一样同属鲤科的尖鳍鲤也已处于濒危状态 , 栖息地严重萎缩 , 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 , 若保护不及时或将重蹈大鳞鲢之覆辙 。
海南淡水鱼家族探秘
文章图片
海南长臀鮠 。 蔡杏伟供图
保护海南土著鱼迫在眉睫
作为海南第一大河 , 南渡江拥有岛上最丰富的淡水鱼类资源 。 可如今渔民朝水中抛下一张渔网 , 捕捞上来的渔获几乎有一半是罗非鱼等外来入侵物种 。
当它们改名换姓进入餐馆 , 便摇身一变成了海南人餐桌上的“流量明星” 。 譬如 , 红烧福寿鱼不过是罗非鱼披了一件“马甲” , 清蒸白骨鱼中的“白骨鱼”并非海南长臀鮠 , 而是一种外形与海南长臀鮠十分相似的外来入侵物种——巴沙鱼或斑点叉尾鮰 。
“过去 , 万宁、儋州一带的居民常用攀鲈做鱼煲 , 南渡江沿岸的农贸市场常有蒙古鲌、海南鲌卖 , 现在这些土著鱼很少见了 。 ”蔡杏伟介绍 , 目前海南记录的149种淡水鱼中有39种是外来入侵物种 , 与1986年相比足足多了32种 。
对海南土著鱼类而言 , 这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所在开展海南淡水鱼类资源调查时发现 , 这些外来入侵物种多为肉食性鱼类 , 攻击性强、繁殖力强 , 在水中几乎没有天敌 , 它们通过占据生态位、争夺食物资源和直接捕食等形式和土著鱼展开竞争 , 逼得后者步步退让 , 以至于如今大量云斑尖塘鳢在松涛水库、大广坝水库、长茅水库等水体中“安营扎寨” , 罗非鱼更是“反客为主”在多个水系中形成优势种 。
值得庆幸的是 , 除了这几个“熟面孔”外 , 目前绝大部分外来入侵鱼类只是偶尔在野外被发现 , 并未形成数量庞大的群体 。
但一条海南土著鱼的生长 , 要面临的也绝不止外来鱼类威胁这一道“关卡” 。 人类过度捕杀、栖息地被污染、周围植被群落遭过度采伐……在大量人为因素的干扰下 , 海南土著鱼类资源与几十年前相比 , 已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