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暴跌185亿,“口腔第一股”巨震


两天暴跌185亿,“口腔第一股”巨震
文章图片
“口腔第一股”突遭爆锤 , 投资者“炸了” 。
10月15日 , 通策医疗再度跌停 , 近两日市值蒸发了185亿元 , 这已经是其今年以来的第8次跌停 。
此次暴跌后 , 有网友跑到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吕建明的微博底下质问:“今天股票咋回事?”吕建明怒怼:“问你 , 我怎么知道 。 ”
还有网友质疑 , 通策医疗10月14日晚上才发布低于预期的三季度财报 , 但14日上午股价就突然跌停 , “说说业绩为何会提前泄露 。 ”吕建明不客气地回复:“因为像你这样的人太多了 。 ”
作为资本市场的明星股 , 通策医疗股价像其创始人的回答一样霸气 。 近十年股价涨了24倍 , 因此有了“牙科茅台”的称号 。
对于股价连续两日暴跌 , 15日晚间 , 通策医疗紧急回应称:“2021年9月 , 市场就种植牙集采等事项大范围讨论 , 客户种植需求有观望、推迟就诊现象 。 剔除疫情及相关政策的影响 , 公司的经营业绩保持持续稳定 。 种植体集采 , 对以提供口腔医疗服务为主的上市公司而言是机遇并非危机 。 ”
然而 ,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 暴跌背后 , 不仅有股民的担忧 , 还有明星基金经理的态度分化 。
两天暴跌185亿,“口腔第一股”巨震】根据此前的公司中报 , 易方达中小盘(现名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的张坤、中欧医疗的葛兰、银华富裕的焦巍、高毅资产的孙庆瑞等都在十大流通股东里 , 但到了三季报 , 张坤的基金已经“消失” 。 这意味着 , 张坤至少已经把年中580万持股减仓了三分之二以上 , 甚至不排除全面清仓的可能 。
反观医药一姐葛兰 , 还加仓了超440万股 , 将持股比例从3.08%提升至4.45%;同时孙庆瑞也增持了超80万股 。
此前 , 通策医疗备受明星基金的青睐 , 一季度末仅有107家基金持仓 , 二季度末持仓的基金猛增至634家 。 在机构的“抱团”追捧下 , 通策医疗的股价在6月25日达到最高点421.99元/股 , 市值突破1300亿元 。
不过 , 相较于最高点 , 如今通策医疗股价已经暴跌超四成 , “牙茅”怎么突然就不香了?
两天暴跌185亿,“口腔第一股”巨震
文章图片
01、浙江口腔医疗一哥
通策医疗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 并非没有原因 。 站在“金眼银牙”中的银牙赛道上 , 通策医疗自诞生就不同一般 。
2006年 , 吕建明豪掷1亿元 , 拿下杭州市口腔医院100%的所有权 。 这是当时浙江省最大的口腔专科医院 , 2005年一年就盈利1600多万元 。
借助公立医院改革之机 , 吕建明顺利从房地产入局口腔医疗领域 。 在经过资产重组后 , 杭州口腔医院成功注入上市公司ST中燕 , 并改名为“通策医疗” , 成为国内首家医疗服务上市公司 , 也坐上了国内口腔连锁医院龙头的位置 。
同样是民营连锁医院 , 不论是成长经历还是股价走势 , 通策医疗似乎都复刻了眼科龙头爱尔眼科的道路 , 甚至吕建明与爱尔眼科的陈邦都出生于1965年 。 陈邦从3万元承包长沙的一家医院的眼科科室起步 。
两天暴跌185亿,“口腔第一股”巨震
文章图片
在“三级连锁”(在省区、地级和县级布局相应的眼科专科医院)模式的推动下 , 截至2020年底 , 爱尔眼科及并购基金在全球已有645家医疗机构 。
与爱尔眼科敢于“蒙眼狂奔”不同 , 通策医疗主要以“区域总院+分院”的模式为主导 , 即总院提供医生医疗服务技能、学术地位支持 , 形成品牌影响力;分院作为总院的“护城河” , 将品牌影响力快速推开 。
实际上就是将总院的成功经验复制 , 形成“1+N”的模式 , 这样不论是管理还是扩张 , 都在一定程度上将风险降到最低 。
但是 , 通策医疗的复制模式 , 尚未走出浙江省范围 。 纵观公司5年来的区域收入分布 , 可以发现 , 其九成收入来自浙江省内 。
两天暴跌185亿,“口腔第一股”巨震
文章图片
作为一家口腔医疗集团 , 目前通策医疗的主要营收仍集中于杭州口腔医院集团 , 口腔医疗服务占绝对大头 。 根据2020年年报 , 通策医疗营收20.88亿元 , 净利润4.93亿元 。 其中仅杭州口腔医院 , 就为通策医疗贡献了近60%的净利润 。
毫无疑问 , 通策医疗立足杭州口腔医院打造的“浙江模式”是成功的 , 不仅让其成为口腔医疗的龙头企业 , 也是口腔医疗企业中为数不多能够实现盈利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