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中生代哺乳动物中耳演化研究获进展

8月25日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毛方园、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孟津等 , 关于中生代哺乳动物中耳演化的研究成果 , 在线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 。 热河生物群化石证据表明 , 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是一个渐进过程 , 其路径与生物发育过程具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虽然在不同门类中 , 听骨与齿骨的连接关系演化发育程度不同 , 但是锤骨-砧骨的颌关节均为一种保守的过渡关节模式 , 体现出滞后的异时发育现象 , 并代表哺乳动物中耳祖先表型的一个共性 。
哺乳动物中耳的演化 , 是从达尔文时代便广泛探讨的问题 , 也是脊椎动物渐进演化的经典案例 。 爬行类具原始颌关节(primary jaw joint) , 由下颌关节骨与头骨上的方骨构成 , 中耳只有一块听骨(镫骨=耳柱骨) 。 哺乳动物中耳则由锤骨、砧骨、镫骨形成听骨链 , 外鼓骨支撑鼓膜收集声音 , 下颌由一块齿骨构成 , 形成齿骨-鳞骨颌关节 。 解剖学、发育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表明 , 哺乳动物的听骨 , 与爬行动物的齿骨后骨和方骨具有同源关系 。 古生物学也已提出中耳渐进演化假说 , 即从爬行类向哺乳动物的典型哺乳动物中耳的演化过程中 , 齿骨后骨逐步缩小 , 并与齿骨分离 , 最终移入颅基部 , 成为专司听觉功能的结构 。 但纤细的听骨很难保存为化石 , 近两百年发现的中生代哺乳动物中耳化石极少 , 其形态细节和关节方式尚不清楚 , 对其演化过程和机制的解释存在较大的人为性 , 各种推论、假说存在较大争议 。
产自辽宁朝阳大平房下白垩统九佛堂组的多瘤齿兽Sinobaatar pani(潘氏中华俊兽)保存了完好的听骨 , 高精度CT扫描重建首次揭示多瘤齿兽五块听骨确切的三维形态和接触关系 。 中华俊兽具典型哺乳动物中耳 , 听骨与齿骨已完全脱离并进入颅基部;外鼓骨与锤骨组成趋于完整的卵圆形框架以支撑鼓膜;锤骨发育锤骨柄、基、颈等进步特征;上隅骨与锤骨前支有骨缝分隔 , 但后端骨体愈合 , 共同参与锤骨-砧骨关节;砧骨体保持与锤骨大致前后向而非背腹向的关节方式;砧骨具长短突 , 长突末端与双腿的镫骨相关节 。
此外 , 研究人员对辽尖齿兽、源掠兽 , 以及现生哺乳动物中形态较为原始的单孔类针鼹、有袋类负鼠和真兽类刺猬的中耳进行高精度CT扫描和重建 , 以期开展系统的对比研究 。 研究表明 , 辽尖齿兽、源掠兽、中华俊兽这三种中生代哺乳动物体现中耳演化三个不同的渐进阶段 , 作为祖先表型不同形态 , 填补似哺乳的下颌中耳与典型哺乳动物中耳之间的形态空缺 。 这些祖先表型体现的演化程度差别 , 与现生哺乳动物中耳个体发育过程可以对应 。 例如 , 有袋类个体发育初期 , 外鼓骨为三叉式 , 有长的前支和相对短的背、腹支 , 类似于辽尖齿兽的外鼓骨 。 发育过程中 , 前支缩短 , 背、腹支伸长 , 可类比源掠兽外鼓骨体现的过渡阶段 。 最终前支消失 , 背、腹支发育完整 , 呈马蹄形或环形 , 中华俊兽的镰刀形外鼓骨与此最为接近 。 发育过程中 , 听骨逐步与麦氏软骨和下颌分离的过程 , 是一个关键节点 , 在源掠兽中也有相对应的记录 。 从更细微的结构上 , 锤骨的一些进步特征 , 如锤骨柄、基、颈等的出现 , 其演化顺序也与个体发育过程一致 。 这些研究结果支持哺乳动物中耳演化与发育具有相关性的观点 。 同时 , 上隅骨在尖齿兽、源掠兽、中华俊兽中均存在并参与锤骨-砧骨关节 , 这表明上隅骨并没有在哺乳动物中耳演化中突然丢失 , 或广泛存在于基干哺乳动物中 , 并最终融合于锤骨末端 , 但其在现生哺乳动物中的存在与否 , 目前未有定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