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视野」锂材料价格暴涨还未见顶 动力电池企业将何去何从


「芯视野」锂材料价格暴涨还未见顶 动力电池企业将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芯视野」锂材料价格暴涨还未见顶 动力电池企业将何去何从】不管是磷酸铁锂电池再次压倒三元锂电池 , 还是三元锂电池占据主导 , 最核心的锂材料价格一直在飞涨 。
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集流体是锂电池最为关键的几种原材料 , 最为关键的是正极材料 , 包括了碳酸锂、氢氧化锂等 。 据相关机构统计 , 截止到8月24日 , 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为12.75万元/吨 , 本月涨幅已达27%;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11.3万元/吨 , 本月涨幅已达24.18% 。 2021年以来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由1月初的5.15万元/吨上涨至11.3万元/吨 , 涨幅已近120% 。
在如此疯狂的行情推动之下 , 处于电动汽车最核心的动力电池行业势必将面临强大的洗牌压力 。
锂电池需求急速增加
「芯视野」锂材料价格暴涨还未见顶 动力电池企业将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动力电池需求的增加源于回暖的新能源汽车销量 。 尽管有新冠疫情的影响 , 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仍然实现了10.9%的增长 。 2021年以来 ,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加快 。 进入8月份以来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万辆和10.1万辆 , 同比分比增长39%和49.5% 。 整个1-8月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0.7万辆和60.1万辆 , 同比分别增长75.4%和88% 。
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核心的动力电池 , 其成本占整车总成本近40% , 其中正极材料又占到整个动力电池的三四成 。 现有的正极材料有两种 , 分别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 , 前者占有稳定性、性价比高等优势 , 后者则具有高能量密度 。
新能源汽车的行情高涨带来了动力电池的装车量大增 。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 , 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1.3GWh , 同比上升125.0% , 环比上升1.7% 。 其中 , 三元电池共计装车5.5GWh , 同比上升67.5% , 环比下降8.2%;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5.8GWh , 同比上升235.5% , 环比上升13.4% 。
因为技术的提升 , 磷酸铁锂电池在多个领域开始发力 。 在两轮电动车领域 , 磷酸铁锂电池也正在取代过去使用的铅酸电池 。 尽管其价格是铅酸的2倍 , 但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表现上 , 都高出后者4倍 , 单次循环使用成本远低于铅酸 。
同时 , 在碳中和驱动下 , 风电、光伏装机量增长均带来储量锂电需求 。 目前 , 国内市场使用的储能电池几乎全部为磷酸铁锂电池 。 根据GGII数据 , 2020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为16Gwh , 同比增长68.4% , 预计到2025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8GWh , 是2020年的4.2倍 , 年复合增速超过33% 。
目前 , 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中的中低镍正极材料主要为碳酸锂 , 而氢氧化锂主要用于生产三元材料中的高镍正极材料 。
磷酸铁锂需求的增长直接带动了上游原材料碳酸锂的增长 , 目前碳酸锂的涨幅已远超磷酸铁锂的涨幅 。
另一种原材料氢氧化锂也随着三元锂电池高镍化的发展而需求大增 , 其均价已经超过碳酸锂 。 其主要的驱动力就是海外高镍三元电池车型逐渐放量 , 使得氢氧化锂出口订单增加 。
供应不匹配行业洗牌成必然
「芯视野」锂材料价格暴涨还未见顶 动力电池企业将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与需求高涨相对应的就是产能的紧缺 。 安泰科统计数据显示 , 7月我国碳酸锂产量1.9万吨 , 环比下降10% , 原因是部分冶炼厂检修 。 而其下游的磷酸铁锂产能一直在低位徘徊 , 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 贝特瑞、德方、万润等龙头企业strong>超出预期的需求量直接导致磷酸铁锂持续紧缺 , 而大规模的生产可能会在年底或明年初期 , 短期内无法缓解磷酸铁锂相对紧缺状态 。
在氢氧化锂方面 , 按照兴业证券的分析 , 主要氢氧化锂新增产能已于2020年四季度上量完毕(包括天宜锂业2万吨产能、雅化集团雅安工厂2万吨产能等) , 2021年爬坡产能仅剩赣锋锂业5万吨马洪三期项目、广西天源2.5万吨产能等 。 其余产能均预计于2021年下半年投产 , 但考虑到氢氧化锂量产需要一定爬坡周期 , 同时进入下游产业链需要一定的认证周期 , 预计2021年氢氧化锂新增供应相对有限 。
并且 , 通过日韩等国际电池厂认证的高端氢氧化锂产能主要集中在几家龙头企业 , 产能相对集中 , 供应紧缺 。
如果再往上游溯源 , 按中金公司预测 , 全球锂需求将从2021年的43万吨LCE(碳酸锂当量)增至2025年的150万吨LCE;供给端方面 , 长期来看 , 锂资源开发不确定性较高 , 供给响应速度或难匹配需求增长 , 预计全球锂供给将从2021年48万吨LCE增至2025年148万吨LCE , 滞后于需求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