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十年,宁德时代还会有好日子吗?


下一个十年,宁德时代还会有好日子吗?
文章图片
在5月31日突破1万亿元市值以后的45天里 , 虽然宁德时代的股价升势不断受到怀疑 , 但市场对它的追捧并没有停止 。
相比于3年前(2018年6月11日)创业板上市时25.14元的发行价 , 宁德时代目前股价已经涨了22.6倍 。 截至7月15日 , 宁德时代报收568元/股 , 市值1.32万亿元 , 位居A股市场第三位 , 仅次于茅台和工商银行 。 其创始人曾毓群的纸面财富达到504亿美元 , 超过马云和李嘉诚 。
中国企业市值前十的版图 , 常年由金融、白酒、互联网统御 , 宁德时代是跻身其中的另类 。 这是一家呈现出不同风貌的“万亿级”中国大公司 , 制造业、硬科技、创新与技术驱动、市场化、全球布局 。
下一个十年,宁德时代还会有好日子吗?】暂时抛开资本市场的热情与多空观点的激烈交锋 , 《财富》(中文版)更为关心、更愿意设问的是:成立至今只有10年的宁德时代 , 凭什么成为中国最值钱的制造业公司?追捧它的人 , 究竟在追捧什么?下一个十年 , 是否仍然是宁德时代的黄金时代?
1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近几年的金矿 , 曾毓群便是向淘金客们“卖铲子”的商人 。
动力电池系统是宁德时代的主营业务 。 作为储能装置 , 电池相当于电动汽车的心脏 , 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售价、续航里程、安全性及充电效率等方面 , 与电池质量密切相关 。 目前 , 电池占整车成本的比重在三到四成 。
近年来 , 全球动力电池产销量前十名 , 被中日韩三国包揽 , 除日本松下电机、韩国三星SDI、LG能源、SK创新以外 , 其余6家企业为中国企业 。 从2017年开始 , 宁德时代已连续4年成为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第一 。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NEResearch的数据 , 今年1至5月 , 宁德时代占据了全球31.2%的动力电池市场份额 , 继续在全球大幅领先(LG能源23.1%、松下14.7%、比亚迪6.9%、三星SDI5.3% , SK创新5.1%)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受访时表示 , 宁德时代的十年发展 , 得益于其所处的高景气赛道 , 某种意义上说 , 动力电池是能源、交通、工业三大领域的交汇点 , 是汽车工业之后、伴随新能源汽车出现、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产业 。 “宁德时代获得了产业链的强大的高增长红利 , 而且它很早进入动力电池领域 , 使其处于龙头地位 。 ”
宁德时代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高速增长 , 并实现主流车企供应链全覆盖 。 据公安部交管局的最新数据 , 截至6月底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03万辆 , 占汽车总量2.06% 。 而在宁德时代诞生的2011年 , 这一比例几乎为零 , 中国的新能源车尚处于萌芽阶段 。 10年间 , 宁德时代一步步拿下了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的50% , 实现了给国内绝大部分车企的电池供货 。
新能源分析师朱铭哲受访时表示 , 宁德时代运用一定的资金优势 , 陆续打通或绑定了上游的原材料供应 , 纵向布局形成产业链版图 , 然后通过不断投入研发 , 维持技术上的推陈出新 , 最终在产能和规模上形成双重优势 。 “规模上来后 , 成本降到行业最低 , 获取了更大的议价空间 。 ”
“宁德时代过去的每一步都与政策相互呼应 , 稳准狠地踏在了风口 。 它比较关键的一点是‘多重押宝’ , 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齐头并进 , 固态电池和纳电池也在稳步研发 , 形成了现有的技术壁垒和技术储备 。 ”汽车产业链投资人、零部件制造企业CEO葛泓受访时表示 。
2
碳中和被认为是宁德时代最为利好的时代背景 。
2020年年初 , 宁德时代的股价在100元左右徘徊 。 此时 , 国际社会关于节能减排的议题讨论变得密集 , 直到中国当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彻底引爆了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新能源概念股 。 至2020年12月31日 , 宁德时代全年股价涨幅近300% 。 此后 , 每有相关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的政策文件出台 , 宁德时代就会在资本市场受到一番追捧 。
众所周知 , 碳排放有两个主要来源:交通和发电 。 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手段 , 发电端是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 比如光伏;交通端则是电动化替代燃油车 , 这是有效且公认的关键方向 。 这与曾毓群在多个场合讲过的宁德时代三大战略相吻合:“以可再生能源和储能为核心的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移动式化石能源替代、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集成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