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的茶上市破发,市值300亿港元,“新式茶饮第一股”不香了?

6月30日 , 奈雪的茶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 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 , 上市代码为2150.HK 。
奈雪的茶开盘报18.86港元 , 较招股价19.8元低4.75% , 随后跌幅一度扩大至11.11% , 午盘报17.6元 , 最新总市值缩水至301.80亿港元 。
奈雪的茶上市破发,市值300亿港元,“新式茶饮第一股”不香了?
文章图片
“新式茶饮第一股”诞生
奈雪的茶创立于2015年 , 总部位于深圳 , 隶属于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随着奈雪的上市 , “新式茶饮第一股”正式诞生 , 创始人赵林、彭心夫妇身价暴涨 。 而作为奈雪的茶A轮、A+轮独家投资方以及B轮的领投方 , 天图资本也成为此次上市的一大赢家 。 据悉 , 目前天图为奈雪最大的机构股东 。
根据招股书 , 奈雪的茶本次共计发行约2.57亿股股份 , IPO总计募集资金净额48.424亿港元 。
自2015年底在深圳开设首家门店起 , 奈雪的茶在五年多时间内迅速发展 , 目前已在国内外70多个城市拥有560多家门店 。 2018年到2020年 , 奈雪的茶分别营收10.87亿元、25.02亿元、30.57亿元 , 复合年增长为67.7% 。
对于外界关注的盈利问题 , 天图投资管理合伙人潘攀表示 , 根据奈雪的最新招股书 , 2020年已经实现了盈利 。 “并且我觉得短期内盈不盈利和创不创造价值是不完全对等的 。 关键是能不能创造长期、可持续的价值 , 消费者是不是可以感知你、认同你 , 这才是重要的 。 ”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 , 去年我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达到1136亿元 , 而奈雪所处的高端现制茶赛道的消费价值总额由2015年的约8亿元增至2020年的约129亿元 , 复合年增长率为75.8% 。 预计未来五年将以32.2%的复合年增长率进一步扩大至2025年的约522亿元 。
根据更新后的招股书 , 此次上市的70%募资将在未来三年用于扩张门店网络 , 提高市场渗透率 , 另外的30%除了补充企业运营资金之外 , 将继续奈雪近年的重点战略 , 用于公司在供应链端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方面的强化 , 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
备受关注的奈雪的茶自6月18日启动公开招股以来 , 获得432倍超额认购 , 按照招股价上限19.8港元定价 , 募资净额为48.424亿港元 。
目前因为标的稀缺性 , 机构对奈雪的茶短期估值较为乐观 。
中信证券表示 , 考虑到公司所处快速开店周期 , 叠加公司作为目前唯一一家上市的现制茶饮头部企业所具备的稀缺性 , 预计2023年市值可达377亿港元 。
但被喜茶、茶颜悦色、蜜雪冰城等一众竞争对手环伺 , 且随着竞争对手纷纷加快融资上市的步伐 , 成立仅6年的奈雪的茶未来能否领跑新式茶饮赛道仍是未知 。
增收只能靠开店?
一杯奶茶动辄卖到20、30元 , 在许多人心中 , 喜茶、奈雪的茶几乎与暴利联系在了一起 。 但在奈雪的茶披露了招股书之后 , 许多人突然意识到 , 新式茶饮 , 似乎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赚钱 。
奈雪的茶上市破发,市值300亿港元,“新式茶饮第一股”不香了?
文章图片
从招股书来看 , 奈雪的茶2018年、2019年、2020年的收入分别为10.87亿元、25.02亿元、30.57亿元 , 净利润亏损额分别为0.66亿元、0.39亿元、2.02亿元 。
若除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 , 奈雪的茶2018年和2019年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5658万元、1174万元 , 2020年扭亏为盈 , 净利润为1664万元 。 经调整利润率分别为-5.2%、-0.5%、0.5% 。
奈雪的茶上市破发,市值300亿港元,“新式茶饮第一股”不香了?
文章图片
从经营数据来看 , 奈雪的茶目前情况并不乐观 。
虽然单店的销售额、平均日订单量一定程度上受到门店数量增加的影响 , 但奈雪的这些数据下降幅度之大 , 还是不免令人心生担忧 。
2018年~2020年 , 平均单店日销售额分别为3.07万元、2.77万元、2.02万元 , 每间茶饮店的平均每日订单量则由2018年的716单降至2019年的642单 , 2020年进一步下降至470单 。
单笔订单的销售额 , 除了一线城市在三年内保持持续增长 , 由41.7元增至44.2元之外 , 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其他城市的单笔订单销售额均有显著下滑 , 可以说 , 奈雪整体单笔订单平均销售额全靠一线城市支撑 , 倘若一线城市的提价也已到天花板 , 公司的经营状况或许将会更糟 。
新式茶饮不好卖 , 这并不令人意外 。
一方面 , 所谓的新式茶饮 , 近年来实在没什么特别的新花样 。 喜茶、乐乐茶、奈雪的茶、伏见桃山各种商品同质化严重 , 产品没有明显的护城河 , 消费者也很难分辨出各家名字不同、原料类似的茶饮之间 , 口味究竟有多大差异 , 因此几乎没有特别高的品牌忠诚度 。